“想必你們已經知道了,女直狗子又準備進攻咱們了。”

人群僅有小小的騷動,早已猜到且必將面對的事,多想也無疑。

眾部齊聚可敦城,就是為了接受狼王的領導,為永不服輸的遼人指引方向。

耶律大石很滿意眾人的表現,點了點頭,繼續道:

“根據我們獲得的情報,女直狗子這次提前準備了大量糧草,至少要聚集三萬大軍,不追上咱們絕不會收手。”

“啊!”

“那咱們怎麼辦?”

“不讓咱們活,咱們就跟狗子們拼了!”

“怎麼拼?要是能拼得過,咱們之前為幹嘛要逃?”

“那你說咋辦?”

“我也不知道咋辦!”

“這也不是,那也不行!你乾脆投降得了!”

“要降你降,老子是不會降!”

待眾人發洩的差不多了,耶律大石才抬手虛壓,止住了眾人的爭吵。

“多年前,曾有位絕世王者問我‘大遼的遼字怎麼解釋’?”

能站在草臺之下的,基本是各部的貴人和護衛,都是有頭有面的人物。

但在以殺戮和勇力為榮的草原,即便是各部的頭面人物,也極少有系統接受文化知識教育的條件和動力,能算數並寫自己名字者,就是少有的“文化人”。

不少人茫然地看著耶律大石,既好奇大遼的“遼”字究竟有什麼說法,又好奇狼王嘴中的“絕世王者”究竟是怎樣的風采。

耶律大石也在回憶自己與徐澤的交往片段。

這麼多年過去,其人已經放下了仇恨,也清醒意識到即便沒有同、金兩國,早就腐朽墮落的大遼也必然會走向滅亡的殘酷現實。

但體內流淌的阿保機血脈也越發覺醒,一直在提醒他不要忘記祖宗開創胡人未有事業的榮耀和大遼不斷開拓的精神。

“‘遼’字的本意就是咱們腳下的草原遼闊無邊。”

耶律大石並沒有照搬當年自己與徐澤的對話,因為臺下的聽眾是典型的“不學無術”,講得再好別人聽不懂,就達不到他想要的效果。

“但大遼之所以遠勝以往所有的草原勢力,就在於大遼沒有止步於草原,而是胸懷天下,包容萬族,不斷開拓進取。

大遼曾經西涉流沙,東臨大海,北接冰原,南鄰諸國,幅員萬里,乃是當世最強大的王朝,宋人、女直人、党項人、高麗人、回鶻人等等,全都匍匐在大遼腳下。”

眾人跟著狼王的講話,陷入了追憶之中。

對草原諸部來說,大遼的輝煌不僅是虛無縹緲的榮光,還是實打實的好處。

開拓期的大遼,每次開疆拓土,都能為追隨皇帝出兵的各部帶回大量奴隸和錢財。

而穩定期的大遼,不僅能壓制各部之間的矛盾,勉強維持草原的穩定,還能憑藉雄厚的國力反哺生態脆弱的草原,賑濟遭受旱、白、蟲等災害而絕收的部民。

即便是衰退期的大遼,也能為草原諸部提供廣闊的市場,利用手中的羊馬毛皮等物資換回一些部族生活必須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