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真·御駕親征(第3/3頁)
章節報錯
“對!”
徐澤肯定了牛皋的想法,並補充道。
“不僅東京開封府要廢掉,趙宋五京縮在巴掌大的一點地方,過於小家子氣,且與我大同的發展戰略不匹配,以後都會被廢除。
此戰之後,京畿路不會還給趙宋,讓你一個不擅內政的軍漢留守開封,就是要將這百年古都逐步變成一個正常州府。”
皇帝的話輕描淡寫,但由舉國財力養一地的國都降為政治地位一般的州縣,並不是隨便一句話這麼簡單。
僅僅是因此而導致的地產、房價大跌,就會讓無數人多年的奮鬥化為泡影,讓絕大部分幻想戰後能繼續過高人一等生活的開封百姓夢想破滅。
而破滅這麼多人夢想的惡人絕對會招致千夫所指,生前身後名都不會好。
若是心思較重的文官接受這個任務,肯定會有想法。
牛皋卻沒有半點猶豫,其人當即嚴肅以對。
“臣該怎麼做?”
徐澤很滿意牛皋的表現,指示道:
“其一,繼續攻略扶溝、鄢陵等地,不投降就打,不要跟他們講任何條件!
其二,建立中牟、鄢陵、太康三個小戰區,重新構築以西、南兩面為重點的防禦體系;
其三,依託共建會重新建立保甲,嚴格限制境內人員流動,做好戰後應對趙宋反滲透的準備。
其四,整肅地面,打擊一切武力對抗大同之治的行為;
其五,組織人力加固黃河大堤,疏通境內水系。”
皇帝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同宋兩國停戰後,開封府將作為戰區,楔入趙宋京西北路和淮南東路之間,隨時都能威脅其西京河南府和臨京南陽府。
以趙宋朝廷的軟弱,戰後絕對沒膽量組織大軍反攻開封,但讓他們就這麼放棄東京肯定又不甘心。
如此形勢下,暗中挑動不滿大同統治的開封百姓造反就是必然選項。
而牛皋要扮演的,就是血腥鎮壓“起義”百姓的劊子手。
其人不怕殺人,在戰場上殺再多敵人他都不會心慈手軟。
但他畢竟不是皇帝說啥就是啥行事從無所顧忌的李逵,對本可以用溫和手段慢慢轉化的百姓下不了狠手。
當然,牛皋耿直歸耿直,卻不會在皇帝面前直接說出自己的顧慮。
“陛下,這麼多工程同時上,糧食怕不夠吧?”
徐澤能猜到牛皋為什麼顧慮,他自然沒有逼迫開封百姓造反再屠殺的陰暗想法,這也是其人敢將改造開封的重任放心交給牛皋的原因之一。
“開封近兩百年來都是中原王朝的都城,各種利益集團盤根錯節,咱們不定都這裡就不可能讓其快速穩定下來。
軍管備戰和大抓基建都只是手段,徹底消化開封並實現其轉型才是目的,我們不是要堵死開封百姓的生路,而是給他們搭一條完全不同的路。
開封太大,你既要掌兵又要管民,肯定忙不過來,我會讓朱武來協助你,不要有顧慮,大膽去做。”
大同立國已經四年,如果諸城同舟社大改組算起,時間還要向前再推五年。
經過這麼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大同中央行政體系已經逐步走上正軌,不會出現哪個部門少了誰就轉不動的問題。
而隨著帝國的疆域不斷擴大,國力越發強盛,透過各種渠道獲得的人才也日漸增多,原本起於草莽的行政隊伍已經漸漸不能適應新的形勢發展了。
基於這一形勢,徐澤便逐步將沒有基層任職經歷的朝廷大員外放地方,以補足他們的短板,讓更多的人得到鍛鍊。
藉此摸索“能上能下”的人才使用模式,並著力解決某人長期專司某一職責而出現行政體系山頭化現象。
實際上,這個問題已經出現,不容迴避。
牛皋是單純的戰將,不會想那麼複雜,其人只想如何完成陛下交給的使命,有經驗豐富的朱武協助自己當然求之不得。
“要是這樣,俺就放心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