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二聖本色(第2/3頁)
章節報錯
“救命靈藥”一到,之前還暈厥不醒的道君立即醒了過來,依然口歪眼斜,還不能說話,就如同四十多年前,其父神宗皇帝趙頊風疾發作時一樣。
趙桓見父皇如此悽慘模樣,想起自己過去的任性,又擔心沒有父皇的未來,悲從心起,哭得極為傷心。
道君眼見火候已到,乃以手書宣佈自己的內禪決定。
趙桓哭歸哭,卻不傻,見父皇風疾之後躺在床上還仍能寫一手瘦金體好字,意識到自己被耍了,頓時惱羞成怒,大哭大鬧,死活不肯接受皇位。
道君急了,向守在御塌邊的童貫和李邦彥使眼色。
二人會意,拿起預先準備好的龍袍就往皇太子的身上套。
趙桓卻直接趴倒在地放賴,就是不肯受禪。
之前確定內禪儀式要提前舉行後,白時中就命內侍喊來了一眾宰執,此時全候在福寧殿西廡下,就等著見證內禪儀式呢。
趙桓把動靜鬧得這麼大,早傳到了殿外。
宰執們尷尬地立在廊下,聽也不是,不聽也不是。
事情鬧到了這份上,面子上已經非常難看了。
趙佶不能說話,只能抬臂奮筆手書“汝不受,則不孝矣”七個大字。
趙桓自小就被自家老子罵到大,此時此刻,哪裡會怕趙佶這一套,當即針鋒相對。
“兒臣要是受了,就是不孝!”
趙佶眼看搞不定逆子,只能以手書召皇后鄭氏來福寧殿。
王氏薨逝後,鄭氏被趙佶立為皇后。
鄭皇后性格溫婉,對嫡長子趙桓視如己出,自小就缺乏關愛的趙桓對其人也比較敬重,皇后的話反而比皇帝更好使。
但鄭皇后為人低調,從不幹政,也不知道怎麼勸趙桓才好,只能說:
“官家老了,我們夫婦二人只能託付你了。”
趙桓本就害怕承擔起這個王朝的重擔,此時又被自己的父皇套路,已經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連鄭氏的話也不聽。
僵持到了這一步,裡子面子全丟光。
趙佶索性也不再裝了,騰地坐起,指著趙桓大吼道:
“快給我把這逆子架出去,即位!馬上就即位!”
內侍們從沒見過道君如此形態,不敢抗旨,衝上去架著皇太子便往殿外拽。
趙桓本就害怕當皇帝,被內侍們架住後更是急怒攻心,拼命掙了幾下沒掙脫,便在急劇驚懼之下暈了過去。
不同於他的老子趙佶,其人是真暈了。
眾內侍怕出事,只能停下來,一通手忙腳亂的“急救”後,趙桓才悠悠醒來。
趁著皇太子剛剛甦醒後還很迷瞪的時機,內侍們齊用力,再次架起趙桓趕至福寧殿西廡下,接受眾宰執迎賀。
然後,又將木偶般的皇太子架進福寧殿,向道君覆命。
如此強行走完內禪程式,早就沒有力氣掙扎,嗓子也已經哭啞了的趙桓卻還是不肯即位。
禪讓之儀說起來很神秘,其實核心步驟很簡單。
其一,新舊兩任皇帝移交權柄。
其二,新皇接受百官拜賀。
如此,即可證明皇位移交合乎天理人心,新皇的地位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因而,在宰執們趕到福寧殿等候皇太子即位的同時,朝廷百官也趕到了垂拱殿等著朝見新君。
結果,一直等到日薄西山,臣子們仍沒有等到新君臨朝。
其他臣子頂多是站久了腰痠腿疼肚子餓,忍一忍還能挺過去。
利益相關的給事中吳敏、太常寺少卿李綱,太子詹事耿南仲等人卻不敢忍。
僵持到天黑之後,皇太子還是不肯受禪的話,不排除道君和宰執們為了朝局穩定,會再擇皇子即位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