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大難臨頭(第2/2頁)
章節報錯
“諸位,安陽韓氏能有今天,靠得是什麼,是田宅家產麼?”
其人環顧堂內,一眾族侄、族孫們盡皆默然,不敢與其對視。
實話說,分則力散,專則力全,安陽韓氏風光三百年,在這棵大樹底下乘涼這麼久,真等到樹要倒了,還是很迷茫的。
眾人雖然平日裡豔羨大宗,恨不得取而代之,但也明白沒了安陽韓氏這塊招牌,自己什麼都不是。
“同舟社就算再能折騰,終究是要有人做事,不管分不分宗,安陽韓氏還是一家,還是要教導子弟出仕為天下做事。”
“叔祖說的是!”
“晚輩受教了!”
“安陽韓氏永遠都是一家。”
韓純彥說了一堆無用的實在話,眾人跟著喊幾句有口無心的口號,卻是為韓治解了圍。
其他人對分宗還有疑惑,他卻是半點也不敢耽擱。
秋收以後,同舟社一面丟擲科考誘餌,一面強力推行稅法改革,是鐵了心要改天換地。
同舟社開科舉的內容雖然與趙宋相差很大,對受傳統教育多年計程車子們很不利,但畢竟還是留了一條路,給了你進身之階。
文、格分綜的考試模式顯然是對傳統士子的格外照顧,參加考試計程車子不用比書院學生強,只需要比其他士子厲害就行——這點和趙宋科考沒什麼本質不同。
如今形勢已經明朗的情況下,本就別無選擇的河北士子更不會錯過“從龍”的大好時機。
同舟社選擇這個時間段放出開科取士的訊息,成功吸引走了絕大部分士子的注意力,這也是整個河北兩路百餘縣,卻只有幾起暴力反抗稅法改革事件的原因之一。
如此形勢下,安陽韓氏實際上是沒得選。
還有一件事,韓治瞞著其餘族人。
半月前,同舟社法曹曹首裴宣突然帶人來到安陽,轉了一圈後,將州衙和縣衙內近些年的刑案卷宗全部搬走。
就在昨日,同舟社又遣人來安陽,將幾份“有問題”的刑案卷宗和之前的清田簿籍副本直接送到韓治手中。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韓氏家大業大,子弟眾多,即便家教再嚴,每一代也免不了會出幾個不肖子孫,想要屁股乾淨讓人抓不到把柄是不可能的。
之前同舟社清田,韓氏就出了不少問題,丟擲幾個奴僕頂罪後便沒了下文,韓治還以為風聲已經過去。
一邊是其餘大族暴力抗稅被殺得人頭滾滾,一面是韓氏涉案和清田的“罪證”,如此意味強烈的警告,為官多年的韓治如何不知?
再加上韓肖胄以病請辭知滄州事任命時,徐澤送來的白綾。
所謂事不過三,韓治預感到安陽韓氏這一次稍有不慎,就會是雞犬不留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