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真龍之威鎮秦檜(第3/4頁)
章節報錯
雖然這樣一來,大同的基礎建設會因此受到持續戰爭的影響,戰後對新佔領區的消化也會困難很多。
但金國肯定不可能還維持國家形態了,更沒資格與大同進行全方位的深入合作。
次日,金國使團抵達燕京,館伴使辛映安隨後彙報了金人此行帶上秦檜的目的。
正如徐澤的猜測,金宋兩國之前私下確有接觸,而且趙宋曾兩次遣使尋金軍合作。
趙宋君臣聯絡金人的意圖包括且不限於謀取遼國朔、武等州的土地,與金國結盟共同遏制咄咄逼人的大同帝國等。
秦檜作為教主道君皇帝的特使,曾肩負使金任務,身上便有趙佶的密旨和信物。
其人本是一腔熱血的趙宋好忠臣,臨危受命,卻不想出使金國出賣朝廷利益。
卻不料因為過於熱血,擅自鼓動知代州事郭仲恂抗同,導致代州失陷。
進而引發河東路大戰的嚴重後果,致使大宋陷入更大的危機之中。
這一惡性事件暴露了很多問題,其中最嚴重的便是揭示了當今天子根本鎮不住朝堂內外,文、武臣子和家奴都能無視其人詔令的可怕事實。
教主道君皇帝不怕大宋一再敗給大同,只要大宋沒滅,其人還是一言九鼎的皇帝。
但在天下人面前展示了軟弱無能說話沒人聽的一面,那自己就有可能失去一切。
趙佶因而恨秦檜入骨,不顧眾臣苦諫,堅持將秦檜及郭仲恂二人滿門抄斬。
可憐秦檜滿腔熱血無處揮灑,只能亡命北疆,並投靠自己曾不願意接觸的金軍。
其後,又陰差陽錯地得到了當時還是諳版勃極烈的完顏吳乞買賞識和重用。
金國太祖皇帝完顏阿骨打得知秦檜的情況後,考慮到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為了給金國留足退路,默許了吳乞買收留秦檜的行為。
但其人臨終前,得知大同未動兵戈便懾服了敢於挑戰金國的夏人,終於意識到金國已經沒有資格再與大同一爭長短了。
為了國運長久和族人的傳承,完顏阿骨打毅然壯士斷腕,臨終留下遺詔。
其人要求自己的繼任者吳乞買向大同轉讓西京道土地,並交出秦檜揭露趙宋朝廷挑撥同宋聯盟的險惡用心,以示大金絕無南向之意,換取大同對金國的繼續扶持。
其實,徐澤很清楚完顏阿骨打此舉還有另一層用意:
禍水南引,誘使同宋兩個大國開啟全面戰爭,以轉移大同在北疆的力量和注意力。
只有如此,大金才有機會放開手腳收拾上京道,並從迫切需要北疆穩定的大同手中獲得更多的支援。
可惜,完顏阿骨打臨死都沒能看懂徐澤這個對手,更沒有看懂大同帝國真正能超越時代的力量。
滅宋是大同帝國下階段的既定戰略,有沒有秦檜提供趙宋挑撥同金聯盟的證據,大同朝廷都能找到滅宋的合適理由。
徐澤所需要掌控的,只是滅宋的時機,或者說本國消化新佔領區的步驟。
而且,大同若是要想滅掉趙宋,也不需要全境動員直接開啟兩國全面戰爭。
對這個腐朽且軟弱至極的王朝,逐步蠶食並不斷驅趕其反動力量,以在戰爭中一步步消滅他們,遠比一口鯨吞之後再反反覆覆整頓內部要好。
因此,得知完顏吳乞買的用意後,徐澤便單獨召見了趙宋亡臣秦檜。
為防止秦檜提前得知自己的命運而心生絕望途中出逃或尋死,導致大金沒法向大同交代,金主完顏吳乞買沒敢告之其人隨團出使的真正目的。
但以秦檜科場得中如探囊取物的絕頂聰明,得知大同正乾皇帝要單獨召見自己時,其人便隱隱猜到了此事的不對勁。
“外,外臣秦,秦檜,拜,拜見陛下!”
跪伏在玉階下,秦檜的身體不受控制的顫抖,以至於話都說不利索了。
直到此刻,其人終於知道了趙宋君臣為什麼那麼懼怕正乾皇帝了。
秦檜突然莫名想到了懼徐至極的教主道君皇帝,想到了童貫,想到了朱勔,想到了陳遘,想到了張邦昌,想到了王黼,想到了趙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