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國處處都要用兵,哪裡能放心抽調這麼多大軍?

好在大同立國後,徐澤便很少給金國搞事,倒是讓完顏阿骨打鬆了不少氣。

即便如此,用於防備同軍北上的人馬仍是不能少。

更關鍵的是北地苦寒,土地出產極少,並不會因為金國取代了遼國,之前才出現人相食慘劇的州縣就能糧食增產不用再餓肚子。

連年用兵的金國家底太薄了,實在經不起折騰。

若是一次性出動五萬騎兵,再要是在西京道耽誤個大半年,別管能不能追到耶律延禧,等到年底,大金國的很多人都得啃草了。

“但咱們也不能不追。”

完顏宗翰接著說出自己的意見。

“大金國在西京道的根基太淺,天祚帝一直不死心,現在耶律大石又跑了過去,等他們合兵一處,就算咱們不出兵,自覺腰桿硬了的天祚帝也會主動找咱們的麻煩,這一仗怎麼都躲不過。”

“好!”

完顏阿骨打主意已定,趁著自己還能勉強支撐,今年就再打一場!

遼國西京道落昆髓。

天祚帝耶律延禧帶著又一次重建的御帳親軍和遼國朝廷,緊張地等待即將遠道而來的大軍。

自金國保留部分城池的控制權將大軍退出西京道後,殘遼勢力的活動半徑和頻率就逐步加大。

耶律延禧也靠著堅持抗金凝聚了部分不想做亡國奴的遼人之心,前來投靠其人的遼地豪傑越來越多,聚攏在天祚帝周邊的兵馬再次多了起來。

可過去三個月裡,任何一批來投靠皇帝的兵馬,也不及這次趕來的人多。

須知道,耶律大石可是帶著近七千大軍來投天祚皇帝。

七千兵馬和七千人是有明顯區別的,這七千大軍還人人有馬!

一時間,殘遼勢力人心大振,彷彿復國的希望就在眼前。

就連天祚帝也大喜過望,命人擺下了自己的全套儀仗,以親自迎接契丹人新崛起的英雄。

落昆髓以東一百二十里。

耶律大石看著天祚帝派來迎接其人的派牌印郎君謀盧瓦等人,卻沒有見著耶律阿息保熟悉的身影。

去年,徐澤釋放北遼小朝廷部分人員時,曾建議耶律大石帶著這些人先去上京道打游擊,做出一番功績後再到西京道尋耶律延禧。

但固執的大石自有想法,不會受任何人的擺佈。

其人出奉聖州後,便堅持要直接去尋找天祚帝請罪,待洗刷了自己身上的罪責和恥辱後,再以遼國大臣的身份堂堂正正做事。

耶律大石手中有兵,隨行的北遼小朝廷眾官苦勸不過,只能跟著其人一路向西,被動等待天祚帝即將到來的雷霆之怒。

不料,峰迴路轉,眾人行不到百里,就碰到了一小隊人馬——欲要尋天祚帝請罪的耶律阿息保。

阿息保任奚六部禿裡太尉期間,“破遼鬼”紇石烈阿疏因參與平定耶律章奴叛亂獲得部分兵權,野心大漲,隨後跟著叛亂。

天祚帝命阿息保率偏師進擊阿疏。

臨陣,阿息保不慎墜馬被擒。

紇石烈阿疏阿疏與阿息保交情頗深,敬重他的為人,其人才得以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