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法師放翁夜叉傳奇(第3/3頁)
章節報錯
此時還遠未得度的姚平仲還彷如喪家之犬般亡命于山野,當然不知道自己日後還有如此大造化。
但其人身具慧根,能斷世事紛擾的能力已經初顯端倪。
清源縣之戰的後續,基本如姚平仲猜測的一樣。
先是三千馬軍遭受同軍炮火打擊當場潰敗,少數受傷被擒,一部分向西經過石州進入永興軍路折回河中府,還有一部分進入山中為匪,隨後被同軍清剿。
目睹馬軍的潰敗,還未靠近的河中府第三將步軍自知腿短跑不過,且汾水上的袍澤已經亂作一團,大部直接坐地投降,小部人馬冒險渡河後,跟著潰軍漫無目的地亡命狂奔。
連鎖反應之下,原本已經渡河且勉強穩住陣腳的宋軍,在汾水中同袍慘象和越來越近的同軍雙重壓力下,也跟著炸了營。
炸營並非營地爆炸,而是高度緊張計程車兵集體失去控制,做出追殺上官、仇人、不相識袍澤的詭異事件,又稱“營嘯”,組織度較低的軍隊最怕這種事故。
軍營乃肅殺之地,丘八們將腦袋別在褲腰帶上過日子,經年累月下來,精神會極度緊張壓抑。
而傳統軍隊等級森嚴,管理簡單粗暴,官兵關係緊張,平時全靠軍紀彈壓。
臨戰時,人人生死未卜,精神處於崩潰的邊緣,一旦有風吹草動,士兵們便容易擺脫軍紀的束縛,徹底釋放心中的恐懼和壓抑,盲目攻擊身邊一切不信任的活物。
本該發生在夜晚留營時的詭異事件,卻活生生地發生在了大白天,堪稱軍事史上的“千古奇蹟”。
直到同軍人馬趕到,圍住營地後,以火炮覆蓋打擊這種更大的恐懼替代了炸營的恐懼,宋軍的營嘯才漸漸平息下來。
奉李逵之命研究宋軍白日炸營這一特殊事件原因的馬擴事後向皇帝提交了一份專題報告,其事件原因大致如下:
當還在渡河的後隊人馬因馬軍戰敗而出現不受控制的踩踏事故時,姚古就知道河中府的援軍完了。
其人也是果斷之人,既然慘敗的結局已經不可避免,那就只有果斷跑路了。
只是,姚古身處大營正中央位置,極度緊張的宋軍兵士全都看著主帥行事,見其人慾要臨陣逃跑,一些士兵出於跟從主帥的慣性盲目地靠了上來。
士兵們的本意並不是抓住姚古,而是跟隨其人,尋求逃出生天的機會。
但在逼仄的營中,他們的舉動卻無意中擋住了姚古等人逃跑的去路。
為跑路而大急的親兵們先是以言語恫嚇,一些人剛讓開,又有更多的人靠了上來,無奈之下,親兵們只能以馬鞭抽打,以分開過道。
無故捱打的兵士們也不是吃素的,當場就有人一把抓住了馬鞭,並順勢將馬上的親兵扯了下來。
姚古還沒有來得及出言安撫即將暴動的兵士,就聽到有人在人群中喊了一聲“賊他大!”
然後,場面便迅速失去控制。
待營嘯平息,營地中已是一片死屍,處於混亂中心的姚古等人盡皆被踩成了肉泥。
當然,畢竟是大白天,恐懼的傳染、放大效果和持續時間都遠沒不及深夜,營嘯中還是有少部分宋軍能夠保持清醒。
其中一名渾身浴血的宋軍軍士便成功控制了數百人,讓馬擴頗為好奇。
這名叫王德的軍士在營嘯發生時,還保持著足夠的清醒。
其人一面喚來熟識的袍澤,一面一刀一個乾淨利落地砍殺狂喊亂叫的發懵兵士,以狠厲震懾了其他還沒完全喪失理智的袍澤。
如此,王德身邊的兵士越聚越多。
其人不僅救下了數百人,還守住了大營的糧草庫。
隨著馬擴的報告錄入了高階軍官必學案例,戰後投身同軍的王德之名也廣為同軍將校知曉。
但此時,李逵並不知道自己這一戰還為皇帝收下一名日後威名遠播的悍將。
戰局的戲劇性變化,讓李逵只得再次調整戰略,放出清源城中的新附軍協助郝思文、馬擴等人打掃戰場。
其人則帶著三個師先趕往東線,以解決太原府之戰的最後一個目標——种師中部東線宋軍。
……
ps:以後不在章節名中單獨標明大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