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敲爛烏龜殼(第1/2頁)
章節報錯
大同正乾元年十月初六,同軍第一軍以同宋兩國達成的應州事件相關協議為依據,要求代州宋軍開啟邊境城寨,放本部人馬入內搜尋本國被誘騙的百姓。
趙宋各寨守軍只知道數日前秦員外郎才傳達了朝廷“堅決抵抗”的旨意,並沒有聽說什麼“應州事件相關協議”,當即嚴詞拒絕了同軍的無理要求。
詐城失敗的同軍轉而改為強攻,守軍堅決反擊,同宋兩國代州之戰由此爆發。
事實證明,只要上官作戰意志堅定,戰前動員做到位,再有險要地形和堅固城寨可守,即便面對戰無不勝的同軍,宋軍兵卒也可以堅守城池而不垮。
戰爭開始後,以往面對趙宋破城如破竹、拔寨如拔蔥的同軍,由蔚州和應州兩面一天內連續對五座城寨組織了十七次進攻,卻沒能攻下任何一座寨子。
趕往繁峙縣督戰的郭仲恂立即按照秦檜的建議,分別向太原府和東京派出兩撥信使,急奏偽同軍隊悍然攻擊代州的侵略行為。
與以往趙宋大部分邊臣渲染戰爭危急形勢的急奏不同,郭知州的這份急奏著重描述守軍的英勇無畏,並彙報了此戰的重大戰果——至少擊殺了兩千名同軍。
郭仲恂還樂觀的向朝廷保證,只要後援不斷,代州守軍就有信心擋住五萬人以下的侵略軍至少半年的攻擊。
其人還在急奏中提醒朝廷要加強其他各地尤其是開封府的防務,以防賊軍因打不下代州而冒險南下威脅開封府。
之前,徐澤出人意料地率軍南下進入開德府,因為全程都在大同境內,其行動非常隱蔽。
待趙宋朝廷確認這個訊息時,徐澤又逼迫趙佶限時談判,直至開封危機解除,朝廷都沒來不及下達勤王令,邊地根本不知道大宋差點被滅了。
秦檜至今也不知道東京這段時間發生的事,他只知道只有先造成既定事實,才能迫朝廷放棄幻想,硬著頭皮抗同。
應州,同軍大帳。
第一軍情報參軍馬擴站在代州沙盤前,向牛皋彙報軍情。
“軍正,透過之前的偵察和火力試探,茹越、大石兩寨的宋軍兵力和裝備配置已經大略摸清,其中,大石寨宋軍應在兩百人左右,配備有……”
“嗯。”
天氣已經轉涼,壯碩的牛皋卻只在戰甲內穿了一件單衣,渾然沒覺得冷,其人摸著自己的肚皮,略作沉思。
“趙宋朝廷的傳旨使者應該快到代州了吧?”
“從腳程上算,不是明天,就在後天。”
徐澤派石秀前往東京警告趙佶之前,就先一步將兵力部署到了開德府,而等同宋兩國基本達成談判共識後,其人又立即命牛皋出兵。
這一戰,從開德府到開封府,從滑州到代州,徐澤打的都是時間差。
牛皋、馬擴等人皆明白皇帝的旨意,也制定了相應的戰術。
所以,代州之戰發起後,宋軍能夠防住同軍的進攻,真正的原因並不是什麼防守一方地形險要、城寨堅固、將士用命。
而是進攻方本就沒有真進攻,只是火力偵察而已。
牛皋摸了摸自己的腦門,詢問孫立。
“孫師正,你部需要多少時間拿下大石寨和茹越寨?”
此戰,第一軍從應、蔚州同時進攻,應州方向擔負主攻任務的是孫立師。
孫立是老資歷的軍官,但在同軍中並不怎麼顯眼。
其人既沒有耀眼的戰功,也沒有鮮明的個性,很容易被人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