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軍可以帶著這些初步降服的部族打順風仗,並在戰後分給他們財貨子女作為報酬,卻不能指望這些人打沒有什麼好處還盡死人的攻堅戰。

但徐澤卻不能放任完顏阿骨打暗藏實力——哪怕是隻能打順風仗的實力。

“烏古、敵烈部投靠了金國?”

王四專門從事此項工作,自然也有這份警惕性。

“沒有。烏古、敵烈兩部一直都沒有派人謁見金主,兩部東南的很多小部族也沒有被金人降服。”

“嗯。”

徐澤點點頭,沒有降服就好。

其人派王四北上臨潢府與完顏阿骨打續盟,除了給金國吃下定心丸,增加其國滅遼的動力和實力外,主要的還是為了大同下一步的擴張策略。

滅遼之戰打到現在,不僅拖疲了金軍,也讓徐澤重新認識了遊牧政權的堅韌。

登基後一直沒有什麼亮眼表現的天祚帝耶律延禧,在即將國滅時卻表現出了極為難得的君王品質。

耶律延禧寧願像乞丐一般靠諸部救濟,四處流亡,也不肯放棄自己作為大遼皇帝的責任,努力以自身的行動團結遼人趕跑金軍。

更關鍵的是,其人確實非常能吃苦。

一直逃亡看起來非常丟人,卻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僅僅是一日百多里,甚至數百里,連續十餘日,休息幾天,再來一次……

這種苦,就絕不是一般的人能夠吃下的。

徐澤自問就算能做得到,也會磨爛大腿,要很長時間調整才行。

耶律延禧不僅做到了,而且有兵就出擊,沒兵便接著逃跑招兵,死活不放棄。

即便完顏阿骨打御駕親征,也別想逮著其人。

遼帝死活不配合,金國一波推平遼國的戰略已經失敗,再繼續追擊下去,後方就得出更大的亂子。

而徐澤之前確定的先聯手金國滅掉遼國,再尋機教訓金國一頓以穩定北疆,然後揮師南下吞併趙宋,開啟統一天下程序的計劃也宣告破產。

這種形勢下,同、金兩國都需要時間調整戰略,續盟符合雙方的利益,才會這麼順利。

“金主為了讓陛下放心,主動向臣通報了金軍最近的動向。大略分成三部,第一部由金主親自帶領,繼續降服上京道諸部;第二部由完顏闍母統領,平定中京道的叛亂;第三部西南招討司的兵馬,將分批迴東京道休整。”

金國之前一直被徐澤趕著走,積累了太多的內部隱患,導致中京道和上京道叛亂不斷,已經嚴重影響其國的穩定了。

完顏阿骨打顯然有藉著兩國續盟的時機,公開摸魚,整頓好了內部再滅遼。

其人收縮兵力,把精力放到上京道,主要是為了穩定後方,並征服更多的部族,獲得更大的戰爭潛力。

主動說出來,其實是向徐澤表達金國沒有大同和對抗的意思。

金國是徐澤刻意培養的打手,實力不能太弱,弱了就無法完成滅遼的使命,以及鎮壓草原諸部為大同分擔北疆壓力的重任。

放疲憊不已的金軍一馬,讓他們適當休整、穩定後方、擴充實力後再滅遼也不是不行。

。手機版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