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軍吃了大虧,自然不會放過不知死活的金人。

已經過河的近兩千騎兵迅速跟了上去,務必要吃掉這股可惡的金人。

金軍向東面跑了六七里,後方的夏軍騎兵之前本就不再一起,出擊時自然有先後,跑出一截後,隊形更加散亂,前後拉得很開。

完顏婁室見此情形,果斷命麾下返身回戰。

隱藏在陵野嶺中的拔離速見到婁室返身,也按照約定,立即率兩百騎兵突然殺出,將散亂的夏軍攔腰截斷。

追擊的夏軍雖然人多,卻不及金軍敢戰,且區域性戰場上的兵力並不比金軍多,雙方剛一交手,就落了下風。

眼見形勢不對,夏軍騎兵也不戀戰,當即退卻。

騎兵打不贏不要緊,河灘上還有上萬步兵。

回到河灘邊匯合了步兵,憑藉人數優勢,滅掉這些金人易如反掌。

金軍人少,甚至未必敢追上來。

可惜,夏軍騎兵錯估了敵人的作戰決心和本方步兵的作戰意志。

河岸邊的步兵只看到向東追敵的騎兵跑出幾里後,又被金軍趕回,正猶疑間,西面又有一股金兵從遠處殺來,正是完顏闍母的援軍。

雨幕中,河岸上的夏軍無法準確判斷西面金軍究竟有多少人。

他們唯一能想明白的,就是今日遭受到了伏擊,敵軍有備而來,不能再戰了!

夏軍倉惶回身,欲要回到耶俞水南岸,趕緊與敵軍脫離接觸,卻不知道大雨傾盆,河水已經漲了不少,再渡河時已經困難了很多。

其實,在這之前夏軍一直有人渡河。

河水雖然漲了不少,但人馬只要不慌,避開深水區,腳踩實地,還是能平安回到對岸的。

再不濟,扯住馬尾巴,也能順利渡河。

可已經過河的夏軍人數萬餘,是金軍的數倍,要是能做到不慌,直接列陣打敗敵人就是,又何必回到南岸?

最初,渡河夏軍還能保持基本隊形,有人被洪水衝到,尚有同伴伸出援手。

隨著渡河的夏軍越來越多,金軍的騎兵也越來越近,不斷有同袍慘叫聲傳入耳中,夏軍也越來失去冷靜。

為了爭搶易渡位置,開始有人下黑手將同袍推倒。

一旦動了手,場面便不受控制……

此戰,完顏婁室三衝夏人軍陣,殺敵數千,完顏闍母及時出兵,迫使夏人潰逃。

耶俞水漲,夏軍爭渡,漂沒不可勝計。

而在東線,北部謨葛失終於意識到金國能在戰場上一勝再勝,打得遼國頻臨亡國,絕不是運氣使然。

完顏婁室打破夏軍的一日後,完顏斜也親率大軍於洪灰水擊敗北部數千兵馬,俘獲謨葛失之子陀古及其親屬阿敵音。

耶俞水和洪灰水大捷的訊息傳到後方時,金國皇帝完顏阿骨打的增援部隊尚未進入西京道,還在上京道儀坤州。

婁室和斜也二人接連大敗強敵,威振數州,猖狂了許久的殘遼軍隊也為之喪膽,趕緊收縮防線,以逃避金軍的再度出擊。

西京道局面已經開啟,完顏阿骨打索性不急著南下了。

正好借這次親征的大好時機,進行武裝大遊行,收拾尚未歸附的上京道諸部。

一旬後,皇帝的詔書送達豐州:

“西京有你們在,朕心安;上京有朕在,你們不必考慮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