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匆匆趕來又灰溜溜打馬返回的金軍,剛剛投降同軍的長青縣官民總算相信了蕭近海的話:金國不敢招惹同舟社,投降同舟社才能保證你們的安全。

金軍不得不撤。

儘管完顏奔睹很想進城歇腳,但蕭近海嘴上雖然熱情,卻只邀請了他一個人,其人總不能丟下軍隊獨自上城吧?

蕭近海還體貼的提醒他,長青縣以東,天成、懷安、永寧、順聖四縣全部被同舟社接管,金軍既然不進城,那還是趕緊回去吧。

完顏奔睹當然不信同舟社已經拿下長青以東四縣的鬼話,同軍的動作再快,也不可能同時拿下五個縣。

但同軍能在此時控制長青縣,再結合完顏宗雄所說的蔚州異常情況,南邊的永寧、順聖兩縣肯定是丟了。

現在率軍直接越過長青縣不管,繼續東進,應該可以哦拿下長青縣東面七十里的天成縣。

可同軍已經控制大同府門鑰的長青和永寧兩縣,金軍再佔領東面的任何城池,都沒有實際意義,反而會分散本就不多的兵力。

等僕從軍跟上來後,立即攻城?

也不可考慮。

金國和同舟社是同盟關係,滅遼之戰也幾乎是雙方同時發起的。

長青、永寧等縣的歸屬確實有爭議,可真要扯起皮來,金國也拿不出過硬的證據證明本國對這些地方擁有合法管轄權。

打下了一地治所就可以順利接管其下所有地方太兒戲了,真要這麼簡單,金國拿下上京臨潢府時,就可以宣佈已經接管遼國所有領土了。

戰爭中獲取的城池,最終還是得訴諸於戰爭才能變更其歸屬權。

靠磨嘴皮子,磨不來江山。

但真要開戰的話,靠大同現在剩下的金軍,未必能打下同軍防守的長青縣。

反而有極大可能性會被有備而來的同舟社找到藉口,順勢拿下還不穩的大同府。

到那時,別說他完顏奔睹,就是都統完顏斜也親自來,也承擔不起擅自與盟友同舟社開戰的罪責。

當年,統帥南線金軍的族兄斡魯在遼陽府被同舟社欺負得沒脾氣,皇帝阿骨打也要放下驕傲,與實力弱小的徐澤簽訂盟約。

奔睹只是一個沒啥大本事的小謀克,心裡就算再不痛快,那也得憋著。

四月二十日,奉命前去接管長青縣的金軍謀克完顏奔睹遭遇同軍蕭近海部截胡,只能連夜趕回大同府。

留守大同府的完顏宗雄不僅沒有責怪完顏奔睹的無能,還表揚了其人穩重識大局。

這事確實不能怪奔睹,只因同軍下手拿下長青縣的時機太巧妙了。

早兩日的話,宗翰尚在大同府,還能以大軍迫城,與同舟社談判,或者誘使城中遼人作亂。

晚一日的話,奔睹已經帶軍進城,穩定長青形勢了。

當下金軍已經失了先機,再糾纏下去沒有半點意義,奔睹的做法才是最穩妥的。

當下最大的問題,不是如何“收復”東面諸縣,而是趕緊與同舟社取得聯絡,避免雙方因爭地盤而產生摩擦甚至引發大戰。

完顏宗雄連夜給主帥完顏斜也寫了一封急信,次日大早就派信使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