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雨中鏖戰(第2/3頁)
章節報錯
極短的時間裡,各營方陣就變成了一個長槍、大盾構成的大刺蝟。
衝在最前的遼國騎兵立即意識到了不妙,但身後和左右都是高速衝鋒的戰馬,此時再想勒馬或是轉身,無疑會帶著袍澤一起死,還不如衝上去博一把。
轟隆——
巨大的聲響再次響起,並不是接陣撞擊聲,雙方暫時還沒有接陣。
響聲來自正在衝鋒的騎兵軍陣中間,是有戰馬踏響了僅剩的幾顆地雷,連人帶馬都被爆炸的氣浪高高掀起。
轟隆——轟隆——轟隆——轟——
啾啾啾?——
此起彼伏的爆炸聲和戰馬嘶鳴聲中,同遼兩軍終於重重地撞在了一起。
風聲、雨聲、雷聲、喊殺聲、刀槍入肉聲、戰馬嘶鳴聲、爆炸聲、軍陣撞擊的骨骼碎裂聲等聲響,匯聚成一場地獄交響曲。
各種聲響盡皆傳入同軍方陣的將士耳中,但眾人卻不敢分心。
一旦接陣,場面就變得極度混亂。
高速衝鋒的戰馬攜帶著極大的動能,野蠻撞擊軍陣的力量超乎想象,足以使得撞擊雙方都筋斷骨折。
撞陣的戰馬自不必說,迎接撞擊的同軍將士也極不好過。
即便大盾相合,依靠陣型和身邊的袍澤卸力,分配到單個軍士身上的力量已經卸去不少,但仍然超過正常能承受的極限。
以肩膀頂著大盾的槍盾兵,很多人被巨力撞碎了肩骨,還有少量軍士口鼻出血,顯然是受了極重的內傷。
儘管盾陣未破,但要想陣型穩固,仍要及時將這些受傷的勇士換下。
長槍手不需要與戰馬角力,在敵軍弓弩同樣因雨天無法使用的情況下,有槍盾手保護,傷亡的機率降低了很多。
但在極度緊張之下,一些新兵也會做出不理智的行為。
有人因角度不對,長槍根本刺不到敵人,卻不知道稍微調整一下;還有人的槍頭已經被被敵人削掉,還徒勞地一再刺向敵人。
接陣的瞬間,無論敵我,都處在混亂之中,處在指揮位置上的將帥也無力解決這樣的問題,唯有第一線的營、隊級軍官才是混戰的關鍵力量。
當遼軍官兵還在試圖控制因爆炸而再次受驚狂蹦的戰馬時,同軍基層軍官已經作出了自己及時的應對。
“乙隊補上大盾,丙隊撤、戊隊刺槍。”
“己隊快補丁隊缺口!”
杜繼宗剛帶著三個營過了河,就見到北面激烈的戰鬥場景。
“社首,讓我們去增援左翼吧?”
徐澤很果斷地回絕了其人的請戰。
“不用!敵軍已經亂了,地上全是泥,還沒等你們頂上去他們就要潰散。你去正面,讓魏定國派兩個營包抄他們。”
“明白!快跟我來!”
徐澤的預料很準確,沒等魏定國派出的兩個營完成包抄,北面的遼軍就撤了。
直到兩軍正式接陣以前,大部分遼國騎兵都有一個錯誤的認識:
同軍敢於入侵遼國並強渡桑乾河,所倚仗的不過是兵甲犀利和能爆炸的神秘武器,憑著這些武器和人多的優勢,的確能打出不俗的戰果。
但他們骨子裡仍是怯懦的宋人,只要騎兵找準薄弱環節,突入其軍陣中,就能摧毀宋人的戰鬥意志,剩下的便是驅趕牛羊般的肆意屠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