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如同國力鼎盛的大遼也隨著時光消磨變得虛弱無比,只能在夢中才能追尋大遼的榮光一樣。

一切都已經煙消雲散,終究是要面對蒼白而無奈的現實。

耶律大石深吸一口氣,調整好了自己的情緒。

“臣猜不到徐澤的想法,但陛下若想穩定時局,是不是應該先回宮?”

街道上倉惶亂竄的官民越來越多,遠處還傳來隱約的哭罵聲,靠上來的臣子們個個面露焦急之色,耶律延禧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失態。

既然可以確信暫時沒有危險,大遼也的確需要一個穩定的南京道支撐搖搖欲墜的帝國,還是先穩定城中人心再說吧。

“回宮!”

回宮的路上,耶律延禧將這段時間兩國邊境衝突有關的所有情報認真回想了一遍,總算認清並接受了同舟社問罪遼國的事實。

南朝的“皇弟”肯定沒有這麼大的膽子,正如耶律大石所說,沒有幾十萬的大軍屯駐河北,趙佶小動作都不敢玩,更不可能派水軍襲擾沿海。

雖然還搞不懂南朝朝廷和徐澤的同舟社究竟是什麼關係,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挑起事端的,只能是同舟社徐澤。

這個人早在八年以前,帶商隊來春州時,就已經盯上了遼國。

甚至,其人還有極大可能和金國打過仗,至少能和女直人有來有回。

不然的話,以女直人的貪婪和蠻橫,絕對不可能放任同舟社在他們的眼皮底下佔據東南路。

若能智商,“北朝皇兄”耶律延禧在“南朝皇弟”趙佶面前完全不夠看,但論務實,後者又大大不如前者。

遼帝耶律延禧信奉釋教,還曾親手抄寫佛經並賜予寺院,但其人並不怎麼相信超自然的力量。

謠傳中,同舟社有能噴射大火的怪船他信,會操縱操雷計程車兵他卻持懷疑態度。

但不管怎樣,都可以確認一點:同舟社的水軍非常強大,而擁有這支水軍的徐澤是金人和南朝都奈何不了的狠人!

內憂外患虛弱至極的遼國,絕不能再招惹如此強橫的同舟社徐澤。

回到宮內,遼帝沒有急著問跟來的耶律大石有什麼意見,而是讓內侍傳旨。

“叫同平章事左企弓過來見朕!”

左企弓正和一幫臣子跟在皇帝的後面,很快就到了耶律延禧跟前。

“再跟朕說一遍之前和同舟社談判的事,一字不漏!”

“是!南朝……‘放開邊境,讓以平滅天下戰亂為己任的同軍北上,替你們平滅國內的大小動亂,要麼——’。”

“等一下!”

之前左企弓和耶律高八帶回與同舟社談判的訊息時,就提到過這句話。

但彼時耶律高八在高藥師態度和語氣上用了不少修飾詞,成功引起大遼君臣的憤慨之情。

是以耶律延禧記得這句話,卻沒想太多。

此時,靜下心來,其人便聽出了徐澤的誠意。

“莫非,同舟社真的願意幫大遼平滅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