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冒失鬼岳飛(第1/3頁)
章節報錯
雄州歸信縣,同舟社大軍營地。
中軍帳中,徐澤正帶與戰曹參軍們推演金遼戰局。
“金國從去年六月份就開始進行伐遼動員,是金國立國以來最大的戰爭動員,金人向我們通報的情況是一共出動各族兵馬十五萬人。”
戰曹曹首吳用一身精神的短襖,站在簡易大沙盤旁介紹金國滅遼之戰形勢。
“戰曹分析的結果,金國動員的兵馬應該在四萬至六萬之間,其中至少有一萬留守遼陽府,名義是威脅錦州方向之遼軍,實際是防備我軍從遼東北上。”
金國軍政一體的國家制度和戰時管控措施,使得同舟社對其國的滲透與趙宋和遼國相比難了很多。
但情報的獲取並不一定要深入實地檢視,很多細節都能透露有用的情報資訊。
比如:在雙方經貿交流中,收集分析幾種不相干的日用品消費情況,就能大略估算其人口。
同樣的道理,金國能動員多少兵馬也很容易算出來。
雖然女直人起兵後就一直在打勝仗,但遼東那氣候和農業基礎,出產實在有限。
不比人煙稠密的中原戰爭,取得一座重城就能獲得巨量的錢糧。
金國多次戰爭勝利,攻城略地最大的收穫並不是財物和糧食。
遼人不僅窮得叮噹響,甚至好多地方都餓得吃人了,城池之中能有多少存糧?
金國即便贏得了戰爭,收穫最多的也只能是本國耕戰急需的人口。
戰亂本身就是“最有效”的人力資源篩選機制,能活過戰亂且被金國收留的,自然以青壯居多。
即便如此,人口紅利充足的金國滿打滿算也不到三百萬人口,其中還有大半是剛剛征服的遼人,能養多少兵?
要是內線作戰,應對同舟社的進攻,在國滅的危機下,不計後果的瘋狂爆兵,就算超過十五萬,再多一些都沒問題。
但跟見面就跑的遼人打,最重要的不是帶多少兵,而是帶上數量恰當,還能一直追著遼軍窮追猛打的精銳兵馬。
如此一來,金國能出動的兵力就很容易估算了,這本身就是戰曹的基本業務。
“我們推測其戰前兵力預置情況如下:主力攻擊方向臨潢府兩萬人左右,預計攻擊路線為……,偏師鹹州都統司一萬人左右,預計攻擊路線為……”
隨著吳用的講解,兩個參軍將相關的標號放到沙盤對應位置。
“金國方向,從遼陽府探得的最新戰報是已經拿下了降聖州,遼國傳來的訊息是中京道盡失,金人已經翻過長城,正在進攻灤河。”
“雙方的訊息差距怎麼會這麼大?”
插話提問的人是岳飛,其人到親衛營後,就貪婪吸收軍事知識並迅速成長,平日裡話雖不多,但遇有不懂就發問。
這次軍議,徐澤便讓岳飛、燕青和另外五名親衛入帳旁聽。
以往不涉及高度機密的軍議,社首也會讓表現優秀的親衛旁聽,這也是培養人才的實踐課程,親衛們更是以能旁聽軍議為榮。
但每次旁聽的親衛都是隻旁聽不吭聲,插話打斷上官發言的,岳飛是第一個。
吳用看了一眼插話的冒失鬼,隨即又轉向徐澤,得到社首的示意,乃耐心解釋。
“金國前線的戰報傳回會寧府,再通報到遼陽府並被我們探知,需要很長時間,訊息會延後很多。遼國到我們這裡的情報傳遞線路更短更及時,又因為遼人之前屢戰屢敗,已經喪膽,稍有風吹草動就可能謠言四起,導致情報失真。”
從社首身邊下放的親衛,除了到一線帶兵或擔任士師外,還有不少走上了戰曹這條線,這七人也會同樣分配,由是吳用向眾人多解釋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