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攻略河東(第1/2頁)
章節報錯
知中山府事陳遘拒絕向徐澤獻城而導致的兵變,因關勝率部及時趕到而控制住城中形勢,並沒有形成大的動亂。
但為了中山府的穩定,徐澤依然在安喜、唐縣等地多待了幾日。
期間,除了接見府衙剩餘文武及各縣長官外,徐社首還實地考察了捉馬口鋪、花塔子鋪、石門鋪、三會口鋪和軍城寨等要塞。
正所謂不破不立,混亂過後必然迎來新的秩序。
欲要裹挾全城百姓殉難的“欺世盜名之徒”陳遘死後,中山府的反同舟社勢力在沙振兵變和其後的審查中被滌盪一空,同舟社對中山府的治理反較其餘府州容易了許多。
經過幾日的考察,徐澤也改變了立即由京東東路呼叫慣了的“老人”知中山府的主意,改為任命鄧敬源權知中山府事。
當徐澤結束中山之行,帶著中山府步軍都虞候沙振等人進入真定府時,李逵已經基本控制真定府、慶源府、信德府等地。
“社首,幾個府州的情況基本摸清了,俺準備這段時間就著手整編舊軍隊。”
李逵頭腦好使,雖然還沒有拿出具體的計劃書,但徐澤知道他已經有初步成熟的想法了。
“嗯,說說你的意見。”
“俺是這樣想的,第一步,集中真定府和中山府兩地的機動兵馬到真定縣,全部打散再整編。”
“第二步,組織已整編的兩個府各營兵馬輪戍,替下各寨堡、軍鋪中的其餘駐軍,再集中進行整訓。”
“第三步,待兵力最多的真定和中山兩府整編完畢後,再依據更戍法,組織其餘各府州的駐軍更戍整編。”
“第四步,等整編基本完成,再以師、營為單位,組織大規模拉練,檢驗整編之後的訓練效果。”
同舟社治理體系不同於趙宋,管理要求更高,各項指標也更具體,註定了同舟社對新領地的接管不能盲目鋪攤子。
無論民事、政事、軍事,都要區分輕重緩急逐步推進,涉及到具體事務的改革,也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要因時因地而異,滿足條件才能進行。
李逵很好地把握了“循序漸進”這一點,思路總體是對的,徐澤點點頭。
“整個整編計劃執行下來,大概要多少時間?”
“六到七個月。”
六、七個月以後又是冬天農閒時間,正好可以組織部隊拉練,威懾河東宋軍,李逵對時間點的把握也剛剛好。
“各地駐軍的編制數、具體數、分佈情況以及整編裁汰人員的安置去向,你可有腹案?”
“已經有了,俺正在編制計劃,明天就能可以交給社首。”
李逵頭腦聰明,也下得了功夫學習,在同層次人中進步穩居前三。
但其人制定的軍事計劃有很強的個人風格,簡而言之就是缺乏細節,大部分靠臨場發揮,很容易出紕漏,徐澤當然不會縱容他這種風格。
“這事不急,我還要帶詹知府考察各縣,至少要在真定府待六天,四天內,拿出完整的整編計劃給我。”
徐澤特意在“完整的”三字上下了重音,李逵頓時變了苦臉。
“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