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皋沒有說錯,東京開封府已經亂了。

隨劉延慶帶“五萬大軍”退守開封府的,還有大名府、開德府盡皆失守,叛軍已經兵臨滑州韋城,即將進京作亂的恐怖訊息。

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趙宋王朝迎來了立國一百六十年以來最大的軍事和政治危機。

韋城的地理位置非同一般,其地緊貼京畿路,與東京城之間只隔著長垣、封丘兩縣,距離僅有兩百里,騎兵可朝發夕至,叛軍佔據韋城和兵圍東京幾無區別。

趙宋執行強幹弱枝的政策,京畿各地並不是沒有兵,恰恰相反,京畿有兵,而且還有很多。

按照趙宋兵制,不算用作儀衛的殿前諸班和御龍諸直,僅駐守東京城的殿前司騎、步諸軍就有二百四十八個指揮,只看賬面資料至少有十多萬人。

但這些只是兵制數,登基已經二十年深知王朝積弊的趙佶當然不會傻愣愣地問太尉高俅殿前司還剩多少人。

而且,問了也沒用。

前番為了震懾徐澤,童貫北上大名府的時候帶走了不少東京和京畿兵馬,以壯聲威。

如今,北上的“四十萬大軍”音訊全無,而叛軍卻打到了韋城,怎麼看都是凶多吉少。

“四十萬”最精銳大軍都打不贏的仗,換上倉促聚攏起來的幾萬未加整訓的驚慌之兵能頂什麼事?

向來都缺乏安全感的天子徹底慌了,急招宰執進宮議事。

待蔡京、王黼、餘深、鄭居中等人匆匆趕到宮內時,只見到處都是亂竄的內侍和宮女,大呼小叫之聲此起彼伏,不想皇城中竟然比起風聲鶴唳的內城還要亂。

蔡京年紀大,又連日操勞,身體有些虛弱,幾乎由兩個內侍架著進的宮,沒精力管這些亂跑的宮人;

王黼、鄭居中兩位相公表面鎮定,實際上內心比起宮人們還要慌亂,更不可能喝止他們;

反倒是一慣滑頭的餘深見狀大聲呼喝,逮住幾個宮人罵了一頓,方才止住著這狼入羊群般的驚慌之狀。

但也只是管了片刻,待幾位相公走過後,這些宮人們又開始亂竄。

四位宰執進入崇政殿,就見著今日輪值宰執的中書侍郎馮熙載已率尚書左丞張邦昌、尚書右丞王安中、御史中丞陳過庭、翰林學士李邦彥等人候在外面的偏殿。

蔡京自己體虛,更擔心以往遇到大事就心悸的天子又會人事不省,丟下爛攤子不管了,因此見到馮熙載就問龍體康健情況。

“官家如何?”

馮熙載面色有些糾結,回答道:

“還好,國公進去就知道了。”

趙佶的情況果然“還好”,非常清醒,甚至表現出了少有的果決,見重臣到齊,皇帝立即開門見山說明了自己的旨意。

“諸卿,朕有意除皇太子開封府尹,並令諸皇子分居各路州,速速擬旨吧。”

聞聽天子此言,眾臣頓時面色蒼白,只因天子這話之中包含的資訊太嚇人。

令諸皇子分居各路州還好說一點,屬於常規應急措施。

畢竟叛軍即將攻入都城,把皇裔派出去分守四方,既可防止皇脈被攻破東京的叛軍一網打盡,也能表明朝廷不死不休的決心,可令叛臣有所忌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