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打還是不打(第2/2頁)
章節報錯
祖父生性豁達,看透生死,梁竫卻為眼下的時局和家族未來擔心不已,還欲再勸慰祖父。
“大父,梁家可少不了——”
噗~
一個不合適宜的響屁聲打斷了梁竫的話,鬚髮皆白的老知府卻是半點也沒覺得尷尬,對孫兒自嘲道:
“老咯就得服老,連個屁都夾不住,還奢望什麼期頤,哈哈哈——”
不比孫兒輩的忐忑,樑子美是真的看透了生死和世事,也包括眼前的大名府危機和梁氏一族的未來。
正如他對聞達所說“不過是晚幾天而已”,其人非常清楚在徐澤的大軍面前,大名府守不住。
原因卻不是徐澤的軍隊太能打,而是這大宋真的老了。
就如同人的生老病死一樣,先天不足的大宋王朝過早地迎來了自己衰老期。
雖然不甘,但這卻是人力無法改變的客觀現實。
老了就要服老,苟延殘喘徒惹人笑。
大宋將亡這件事對享受管了的趙氏和眾多與國同休的大族來說固然是覆巢之災,但對立足實幹的須城梁氏來說卻未必是壞事。
“向前看!”
走到院中,樑子美輕輕推開梁竫的手,迷眼指著遠處夕陽的餘暉。
“王朝會亡,這天下卻不會亡,再如何改朝換代,還是要有人做事的,有這份閒心操心朝廷的事,還是想想如何解決這天下的問題吧。”
趙宋王朝確實老了,從館陶縣守軍的表現就能看得出來。
自蕭近海率一百名騎兵耀武館陶縣城之後,同軍又陸陸續續派來了幾波探子。
每次來的人都不多,但每次都能搞得滿城皆驚。
館陶縣守將周瑾始終緊閉城門,連派人趕走僅有幾十人的敵軍探子的努力都未嘗試。
真實的世界,能攀上做實事的高位者沒有真正的傻子。
大名城中的老知府都能看到館陶守不住,一線守城的周瑾自然更清楚這一點。
但館陶縣城即便在自己手中丟失,也要在面子上看得過去。
敵軍人太多,敵軍太兇猛,敵將太狡猾,有的是理由。
但若是讓援軍也摻和進來,最好是援軍將領級別比自己高,順便移交防務,城池丟不丟,就和自己沒關係了。
因此,在敵軍出現在城下之後,周瑾便不停派出信使彙報館陶城的危急形勢。
而在館陶縣東南方十里外紮營的同軍前鋒李逵部,也在為大名府方向遲遲不來的援軍而煩躁。
以館陶縣守軍的戰鬥意志,己方一戰可破,拿下了館陶,下一站就是大名縣城了。
這一戰,徐澤明著對樑子美說自己要帶兵取大名府。
但李逵很清楚,社首的目標根本就不是大名城,而是趙宋朝廷的軍隊。
只有一戰狠狠地教訓了趙宋朝廷,把官軍打出心理陰影,同軍才能從容佈局河北東路,免得不知自己斤兩朝廷再跳出來搞事。
但尺度必須把握好,萬一進展太快,這皇帝老兒直接投降了怎麼辦?
“師正,發現大名府方向的援軍。”
聽到這個情報,李逵立即來了精神。
“有多少?”
“四個指揮,千餘人。”
“他孃的!就這點人,塞牙縫都不夠,樑子美這老官兒忒不實誠。”
“師正,還打不打?”
“蚊子腿再細也是肉!怎麼不打?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