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向朝廷討說法(第2/2頁)
章節報錯
“金主非常注重建章立制,用在整頓內部上的精力比打仗更多。出征前,金國剛剛頒佈自己的文字,屬下特意抄錄了一份,請社首過目。”
接過馬擴遞上的小冊子,徐澤翻開看了兩眼,樂了。
這不就是漢字的改筆麼?
馬擴本就有一定的語言天賦,又知道社首比金主更注重建章立制,特意在女直字上投入了不少精力,社首邊翻看,他就邊講解。
“女直文字由完顏希尹、完顏宗雄、宗乾等人所創,參照“六書”理論,仿漢字楷書,因契丹字制度,多用轉註、假借、指事等方式構成,有少量的象形字和會意字,幾無形聲字……”
聽完馬擴的講解,徐澤才發現女直文字並不是漢字改筆這麼簡單,而是有一套雖然還不嚴謹但已經頗為系統的造字規則。
且其文字筆畫多在十劃以下,更便於學習和傳播,這一點就比起同樣源自漢字改筆,但筆劃更繁雜的夏國文字要強得多。
文字是記錄表達資訊的方式和工具,更是文明傳承的重要載體。
獨特的文明不一定有獨特的文字,但有獨特文字的文明肯定是獨特的文明。
換句話說,就是有自己文字的文明更難同化。
同舟社現在的能力有限,還無法消化金、遼這麼龐大的地域,但以後遲早是要消化的,在這之前,就必須不遺餘力地對他們“去獨特化”。
完顏希尹搞出來的本族文字很像漢字這一點就不錯,但費神費力重新搞出一套造字規則就走上了歪門邪道了。
必須給他糾正過來!
不過,造字這麼大的事,只能出自完顏阿骨打的授意,以其人的高瞻遠矚,很不好忽悠啊。
“女直人這套文字創制太倉促,很不嚴謹,還有很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社首的意思是?”
“車同軌書同文交流起來才能沒障礙,作為文字型系更成熟的盟友,我們有義務幫扶金國,讓女直人早日結束野蠻不通教化的狀態。”
馬擴立即理解了社首的真實意圖,只是以自己這點水平,怕是完成不了如此艱鉅的任務。
“社首,以擴之才,此事恐怕力有不逮。”
“不要急,這段時間你就不要回去了,我讓趙明誠和林完協助你,整理一套女直文的改進方案來。”
精於金石學的趙明誠在“多石人”的耽羅島考察了一年多,收穫頗多,前段時間回到了諸城,還向徐澤提供了一份考察報告,之後便被安排在諸城院教學。
林完功底紮實,又在高麗生活過一段時間,頗有語言天賦,悟性也高。
再加上馬擴和徐澤,合五人之長,鼓搗鼓搗,應該能搞出一套令女直人滿意的改進方案來。
見社首決心已定,馬擴起身答道:“屬下領命!”
關勝跟著起身,徐澤喊住了他。
“任之也不用回遼東了,金人已經取下上京,遼國要不了幾年就會國滅,我們的計劃也必須抓緊了,待滄州穩定下來,我們就要向朝廷討說法。”
“補充兵已經訓練完畢,部隊即將再次擴張,由你獨領一師。”
關勝有些錯愕,沒想到自己這麼快就受到重任了。
“末將遵命!”
沒錯,聰慧睿智的趙宋皇帝趙佶陛下又搞事了。
在徐澤率軍打敗方臘賊軍,為朝廷全力恢復杭州社會秩序期間,
天子以河北東路州府過多,地域太廣,不便管理為由,下詔拆分原本的河北東路為大名路、河間路和河北東路三路。
拆分後的新河北東路僅剩下濱州、棣州和滄州三地,管轄範圍極大縮水。
徐澤當然早就知道這一情況,但由於朝廷大軍在兩浙路的無差別殺戮,造成了原定“兩月內平定”的方臘之亂多拖了很長一段時間。
徐澤當然不能不顧國家大局胡搞,直到牛皋率部即將回到京東東路,他才決定向朝廷“討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