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跟著好人學好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民力已疲的遼國備戰乏力,抽調馬匹都能引來謀反,處於金國兵鋒威脅下的上京臨潢府一直都沒有得到有效增援。
守到至這個時候,上京留守耶律撻不野也算仁至義盡,完成了自己對遼國的使命。
見外城以破,其人果斷開啟內城門投降。
在同舟社和遼國使者的見證下,完顏阿骨打率軍進城,穩定城中秩序後,兌現了自己戰前的勸降詞,下詔赦免上京官民。
隨即,又派人詔諭在慶州的遼國副統耶律餘睹早點放棄抵抗。
但此人是個硬骨頭,不僅不投降,還在遼河襲擊了金軍的班師殿後部隊完顏闍母部,金國驍將完顏特虎戰死。
“這個時節,剛打完勝仗的金軍為什麼要班師?”
徐澤敏銳地抓住了關勝話中的疑點。
不比生於溫暖地帶怕冷的宋人,天氣嚴寒對金軍作戰的影響很小,反倒是入夏以後,天氣變熱,會導致金軍的戰鬥力下降。
完顏阿骨打不趁著漫長的冬季攻城略地,卻在取下上京後,班師回朝,有蹊蹺啊!
關勝一本正經地回答道:“金主說是兩國交戰經年,民力疲敝至極,春耕在即,願與兩國百姓休憩。”
他孃的!
這老狐狸,盡不學好,官面話倒是一套一套的!
徐澤當然不信完顏阿骨打的鬼話,這傢伙的學習能力和他堂弟完顏斡魯不可同日而語,這些年可從自己手下學到了不少本事。
“你們覺得是什麼原因?”
“末將猜測,金主此舉或許與魏武退兵公孫康反除袁氏兄弟異曲同工。”
“你是說耶律餘睹?”
“是!”
魏武帝即曹操,三郡烏丸被曹操攻破後,袁尚、袁熙兄弟逃到遼東投奔公孫康。
有人勸曹操乘勝進攻遼東,曹操卻不以為然,說我不用派兵,公孫康就會把他們的腦袋送來。
後來,事情果然如曹操所料,二袁的腦袋沒過多久就被公孫康派人送來了。
關勝這個比方不太契合,但意思基本差不多。
上京臨潢府畢竟不比東京遼陽府,對遼人的政治意義更重。
東京遼陽府陷落,不過是遼國諸多軍事失敗中的又一次;而上京臨潢府陷落,則意味著遼國滅亡已經進入了倒計時。
不過,遼國畢竟是立國兩百年的王朝,還是有其底蘊的。
板蕩見忠臣,在救亡圖存的旗幟下,還是能聚集一批如耶律寧、耶律餘睹這樣的大遼精神守護者。
只是,國運到頭的遼國已經非人力可挽回。
越有人想救亡,就越有人要折騰,王朝滅亡之前,忠臣未死於戰陣,而死於小人之手的故事簡直不要太多。
完顏阿骨打此舉,應該是想借遼人之手除掉耶律餘睹,徹底打斷遼國的脊樑,為日後消化遼國地盤減少阻力。
這廝如此無恥,怎麼越來越像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