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2/2頁)
章節報錯
後來,徐澤帶兵控制杭州之後,派牛皋率部入越州“剿匪”,王英這才公開身份。
魯智深這一年多,由京東東路到兩浙路,經歷了這麼多世事磨練,終於超脫心魔,達到了“念既不存,則離一切諸相”的境界。
相隔一年多,魯大師再見到當初讓自己處處吃癟的牛皋,竟然有了親切之感,當場就爽快的交出“軍權”。
至於朱言和吳邦兩個土賊,投靠“明主”洗白身份的大好時機就在眼前,還猶豫個甚!
賊軍頭領的問題解決了,賊眾的處理就比較簡單了。
得到徐澤的授意,牛皋當眾宣佈:
對聖公方臘還抱有期待,幻想人間“永樂”的明教教眾,不用勉強,領了途中乾糧,就可以直接走。
厭倦了打打殺殺,想老老實實種田的,杭州被殺了那麼多人,有的是土地,社首之前也拿到了臨機招撫賊軍的權力,直接安置在錢塘、仁和兩縣。
剩下的人,只要身體合格,就全部整編。
結果,走掉的人還不少,有兩千四百多人。
這些並非都是被方臘神神鬼鬼那一套洗腦的明教教眾,還有相當一部分人只是從心底排斥“官軍”,不相信牛皋給他們的承諾能兌現。
徐澤沒有勉強這些人,特意安排軍隊全程“護送”他們進入婺州或睦洲。
至於這些人之後的命運會如何,徐澤不知道,也不甚關心。
徐澤估計方臘興起的這次大亂,兩浙路最終的傷亡數絕對要超過百萬。
亂世就是這樣,人命變得一文不值,史書也只會以“戕平民X百萬”的極簡筆墨描寫這場人世浩劫。
這些一心要回到方臘佔領區的人,也許會變成史書上一個單純的數字,也許,連數字都不是。
路都是自己選的,外人沒法替他們作決定。
反倒是秀州城下受傷後被救活的大半賊軍不願意走,堅定表示要跟著仁義的同軍,做牛做馬做什麼都行,就是不願再回去。
杭州赤岸口投降並接受整編的賊軍,走的也是同樣流程。
最終,願意接受同軍整訓的賊軍有八千之眾。
這麼多人,徐澤當然不可能把他們帶回京東。
而且,從一開始,他就沒想過要把這些故土難離的“南人”帶到北方。
但同軍不可能在江南久留,而會稽、山陰、錢塘、仁和之類的水陸交通都很便利的州治縣城,朝廷肯定要收回。
徐澤選定的安置地由兩處,其中一處便是靠近四明山的越州剡縣。
不過,此地現在還被響應方臘起兵的仇道人佔領,此賊頭還很鐵,拒絕王師招安。
既然敬酒不吃,那就只有吃罰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