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最大的收穫(第2/2頁)
章節報錯
一名奴僕應聲抱過來一個約莫四五歲的熟睡小兒,許是剛哭過,臉上還掛著淚痕。
徐澤久經世事,如何不明白趙霖的心意,但仍問了一句。
“趙知州,這是何意?”
趙霖不顧周圍都是等待出征的兵士,噗通跪倒。
“朱勔是天子親信,盧宗原是緋紫重臣,下官親手操縱此事,終究難逃一死,之前糊塗,還有幻想,但昨日親眼看到了朱氏一門遭戮之悽慘,方知人在做,天在看,貪的再多,終究要還的。”
“霖苦讀詩書二十三載,一朝及第,晉身宦海,自此沉淪,現在方悔已經晚了,也無顏苟活,只求相公念在霖做了一點微末之事的情分上,幫下官保留一絲血脈。”
朱勔經營江南十幾年,黨羽眾多,昨日倉促之間根本做不到一網打盡,徐澤也沒有替朝廷擦乾淨屁股的想法,所以,事情做得相當毛糙。
不管趙霖在奏章上寫得如何好,都掩蓋不了盧宗原及朱勔一家橫遭屠戮的事實,更關鍵的是此舉赤裸裸地壞了趙宋“不殺士大夫”的傳統。
手握重兵的軍頭徐澤沒人敢惹,“主持”此事的蘇州知州趙霖便站在了風口浪尖之上。
皇帝也許還要顧忌臉面和傳統,不敢做得太過分,但為自身利益而抱團的趙宋士大夫們肯定是要對“壞規矩”的趙霖趕盡殺絕以儆效尤。
徐澤昨日讓趙霖主持抄家,本身就沒安好心,算是提前給他支付了買命錢。
貪財戀權者因權財而死,也算死得其所。
沒想到這人還不算糊塗,才過一夜就想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好!本官答應你!”
趙霖再拜,已經泣不成聲。
“下官謝過相公大恩!”
進城時,徐澤帶來的隊伍全部加起來,尚不足六千人人,出城時,卻有一萬多,還分成了兩批。
徐澤親自統帥大隊兵馬南下以解秀州嘉興之圍,代表天下黎民,懲處破壞江南安定屠城戮民的方臘賊軍。
另一部有三千餘人,由一營官兵護送至長江岸邊,靖海艦隊和遠洋商隊的大船早就停在了那裡,等待他們上船。
崇寧初年,天子趙佶命童貫聚全國能工巧匠數千人,於蘇州和杭州兩地設造作局,為皇室製造奢侈品,所需物料全向民間征斂。
方臘造反後,趙佶為了平息民怨,詔令關掉了兩地的造作局,但這些工匠卻沒有遣散,顯然有意等民亂平定後再開工。
憂國憂民的徐宣撫使在滅掉禍國殃民的朱勔一家後,得知造作局之事,當然不能再留這些工匠助紂為虐。
這些人將送至海東、京東和遼東等地,接受三年的“勞動改造”,這就是徐澤蘇州之行看得見的最大收穫。
相對於全國各行各業頂尖的匠人,朱勔辛辛苦苦搜刮的那點家資,徐澤是真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