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首,此舉是為了爭奪‘大義’?!”

“對!”

見還有部分人聽不懂宗澤與自己的啞謎,一臉茫然,徐澤乃道:

“你跟他們解釋一下。”

同舟社孕育於大宋體系內,在徐澤令人眼花繚亂的操作下,一直都在悶聲挖趙宋的牆腳。

這種操作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但也有壞處,最大的問題,就是“得國不正”。

這並不是一個無關緊要的面子問題,而是極為核心的立國根基大問題。

得國正的王朝,既可以毫不手軟的清算前朝利益集團,以實現社會財物更徹底的再分配,進而獲得更多的稅基人口,讓國祚更加綿長。

也能沒有任何心理負擔的正視前朝的經驗和教訓,而不是故意歪曲醜化前朝歷史,以證明自己的“合法性”。

這一點非常關鍵,歷史其實是不斷重新構建的過程。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正視歷史,才能從歷史中吸取各種經驗和教訓。

而那些得國不正的王朝,拼命歪曲前朝,得利一時,卻遺禍千秋萬代。

這個世界已經被徐澤改的面目全非,在金國基本不可能南下滅宋的情況下,如何讓世人相信同舟社就是挽狂瀾、扶天傾的救星,而不是不斷製造混亂的軍閥投機者?

宗澤也一直都在為同舟社造反的法理而煩愁,畢竟趙宋朝廷對徐澤不曾“虧欠”。

若是同舟社就這樣造反且成功了,那在徐氏新王朝裡,如何讓眾多的野心家們放棄走同樣道路的幻想?

“同舟社以實現天下大同為綱領,誰與大同的目標背道而馳,誰就是我們同舟社的敵人。”

宗澤的話沒說透,這也不是幾句話就能說透的,很多事都要看悟性,能明白當即明白,不明白的還需要再提高覺悟。

“俺明白了!”

李逵猛拍大腿,接過話茬。

“這天下遲早是同舟社的,俺們現在管不過來,暫時借給朝廷管,但也不能任他們亂搞。朝廷讓百姓活不下去,俺們就造反;方臘作亂反而讓更百姓活不下,俺們也要滅他們;誰不幹人事,誰禍害天下,同舟社就滅誰!”

李逵的話更糙,但道理卻更直白,眾人基本都聽懂了,效果達到,徐澤也就不再浪費時間。

“對!朝廷的調兵詔書馬上就要來,現將相關事項作以明確。”

“政事上主要是兩點,其一,京東東路及海州的社會改革不要停,監曹要加強監督,上戶的合法權益我們也要保護,但故意對抗者堅決打擊,絕不手軟!”

“其二,德州、棣州和賓州的水利建設農曹要深入一線指導,共建會的發展要加強指導,還要向西面的博州、恩州和北面的永靜軍、滄州逐步滲透。”

“江南之亂一旦平定,我們與朝廷的鬥爭形勢將發生極大變化,現在就要做好相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