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對遼東、高麗兩地管理機構作出調整的同時,徐澤也調整了海東的行政機構。

海東孤懸於外,不論是訊息傳遞,還是派兵增援,都非常難。攫欝攫

初期因為人少,形勢也相對簡單,任務以佔領據點、羈縻土著、逐步開發為主。

徐澤雖置海東郡,但實際並沒想過控制全島,因為在這之前,既沒這個能力,更沒這個必要。

以海東島的面積和複雜地形,“一郡兩州”已經是之前同舟社能夠控制的極限了。

同舟社最初開拓海東之時,人力和物力都極其有限,只能在島北建立一個據點。

其後,隨著渡海的百姓越來越多,再加上島內歸化的土著,海東郡才有實力向南拓展,並一戰擊敗尚處在原始狀態的毗舍耶國,在島南建立據點。

再之後,徐澤分置藩州和籬州,完成對海東的初步佈局。

“一郡兩州”說出去很唬人,實際控制區域卻是非常有限,對兩州直接管轄區域以外的土著只能羈縻。

今年開始,隨著趙宋國內的形勢持續惡化,江南已經開始有家族渡海求生,弱勢的選擇在藩州、籬州落戶,強勢的的則另選無人區域墾殖。

這個訊息引起了徐澤的高度重視,海東足夠大,更處於蠻荒狀態,他並不介意與人共同開發,但前提是海東島是同舟社的海東島。

京東大戰之後,徐澤數次充實海東人力,讓藩、籬兩州的輻射範圍進一步擴大。

置海東總督,就是正式確立同舟社對海東全島管轄權。

督者,本義察看,引申為督促、監視、監督、統領之義。

總督乃是軍政一手抓的行政長官,徐澤之意,就是正式授予梁義全權處置海東事務的權力,以應對島上快速變化的形勢。

隨著遼東巡撫府、黃海都護府和海東總督府的設定,徐澤對海軍司下設的艦隊也做了調整,在原本黃海、渤海、東海三支艦隊的基礎上,再增加一支靖海艦隊。

四支艦隊的分別部屬如下:

靖海艦隊。

駐地膠即港,為同舟社總部直屬,艦首阮小七。

主要任務為巡護京東東路東南洋麵,監控趙宋漣水軍水師。

渤海艦隊。

駐地海連州鎮東關,隸屬於遼東巡撫府,艦首張順。

主要任務是巡護渤海洋麵,監控金國、遼國及趙宋沿海船隻,封鎖金、遼兩國與趙宋之間的海上聯絡。

黃海艦隊。

駐地由江華島移至耽羅島,隸屬於黃海都護府,艦首時荼丹。

主要任務為監護高麗、日本以及琉球群島北島,維護同舟社在三地的利益;

東海艦隊。

駐地海東郡藩州,隸屬於海東總督府,艦首熊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