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八星絕漢曰天橫(第1/2頁)
章節報錯
遼東燕州(鎮海府與穆州兩地合併,徐澤更其名為燕州,以紀念春秋之時燕國首開遼東之舉)。
納入同舟社治下後,燕州因其處於保州(開州)遼東登州中轉樞紐的絕佳位置,迎來了歷史上從未有過快速發展期。
兩年多的時間,州治平南縣規模擴大了一倍不止。
為了迎接南來北往的各式海船,原本只供漁船出海的簡易小碼頭也改建了兩次,碼頭邊不僅建有連排的轉運貨棧,還有一家名為“臨海閣”的五層酒樓。
人來人往的碼頭上,兩個身材相差頗大的“東家”正相互見禮。
“武東家,幸會幸會!”
“張東家,久仰久仰!”
身材相對高大的,乃是張氏航運社的東家張橫,生得矮胖的則是武氏面業的東家武大郎。
身為江州一霸的張橫,當年在江州潯陽江做私渡勾當時,憑著“七尺身軀三角眼,黃髯赤發紅睛”的凶神惡煞樣,鋼刀在手,再喊一句“卻是要‘板刀面’和還是‘餛飩’”,多半時間不需要動傢伙,就能把買賣做成。
後來,因緣際會,其弟張順被徐澤收編,張橫獨木難支,也跟著來到了之罘灣。
其人知道徐澤治下法令森嚴,再不敢做“板刀面”和“餛飩”的買賣,又適應不了軍中嚴格的紀律,只能買船運貨,合法經營。
後世有位哲人曾言“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
這幾年,同舟社事業騰飛,緊跟同舟社開拓的張橫也賺得盆滿缽滿,不僅事業興旺,還娶妻生子,家庭和美。
張橫飛起來後,並沒有飄,甚至還有了沉澱和反思,做人做事與以往已經大不相同。
自殺人越貨的江州船火兒成了合法經營的登州張東家後,張橫接人待物便一團和氣,加之人到中年,身材發福,人送外號“笑面佛”。
尤其是這一年多,登燕航線出現幾家競爭對手後,笑面佛張橫待人就更加熱情了。
兩年前無人問津的“偏遠”航線,如今競爭卻這麼激烈,自有其原因。
一方面,因為這條航線是同舟社現階段內部最重要也最繁忙的商貿線路;
另一方面,乃是徐澤一慣的觀念,任何行業都必須有競爭,不得壟斷。
這種形勢下,由不得張橫接人待物越發真誠,“笑面佛”的名聲越傳越響。
所以,初次出海來燕州開拓事業的武大郎對張橫之名是真的“久仰”,而張橫也確實“幸會”對方,二人並非全是客套。
如今,張氏航運社二十餘艘客、貨船,作為東家的張橫當然不可能再下海親自操船。
他的精力已經放在了岸上,主要是結交過往豪客,拓展業務面。
行業競爭壓力大,歪門邪道不能玩,張橫又不願降低船票價格,便在改進客船舒適度、提升服務質量上做文章,以求把每個生客都變成熟客、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