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不死絕如何安心(第2/2頁)
章節報錯
若是把這一屋子人的家產都抄沒了,確實能得不少錢財,但所得也遠不及前方攻下幾個州縣多,還會造成後方動盪,怎麼算也是一筆虧本賬啊。
“諸位,會不會是同舟社在前方打了敗仗,想要錢財,才故意放出這種訊息,逼咱們納捐?”
“胡扯!打了敗仗也不能自亂陣腳啊,要說納捐,咱們也不會皺眉頭,手頭再緊,湊一湊,幾千上萬貫還不是很容易就湊到?”
“要是幾千上萬貫根本不夠同舟社開支呢?這段時間從登州抽走的兵馬有多少?”
這等大軍調動的事,外行看熱鬧,只知道烏泱泱的一堆人,究竟有多少,普通百姓很難摸到方向。
但屋內之人皆是來自登州四縣的鄉紳,族中子弟不乏在軍中和官府中當差的,訊息還算靈通。
以前沒往這方面想,才忽略了這些訊息,此時有心,稍一核對,就得出了一個可怕的結論——大半年以來,登州兵馬進進出出,走得多,回來的少,離開登州的兵馬至少有一萬五千人!
眾人相視,盡皆駭然。
莫非前方真的吃緊,已經嚴重到要後方殺雞取卵的地步了?
“不對!同舟社若是真打得如此艱難,怎麼可能這麼久了,登州一點都不見亂,來往的海商也沒見減少?”
錢承恭看著再次猶疑的眾人,冷哼一聲,不屑地道:
“都什麼時候了,還操心同舟社有沒有打敗仗!徐澤這些年做的事,哪件符合常理過?你們按常理推測來推測去,有什麼用!”
“哪你說要怎樣?”
“怎樣!各回各家,洗乾淨了,拱手把地交給同舟社就完了!”
這段時間,眾鄉紳們得到的訊息不止一條,條條都駭人聽聞。
有些還是坐而論道,比如說徐澤在北海會議上與羅仲彥的對話;有些則是指向明確,謠傳徐澤提出天下為公,同舟社所謂的“均稅”只是幌子,目的其實是要“均田”。
但無論那條訊息,指向都很明確,就是同舟社有意解決土地兼併嚴重的問題。
至於如何解決,這還用問麼?
自秦漢以來,每次改朝換代是如何解決的?
錢承恭說的就是氣話反話,正如黃德所說,各家的田地都是“數代辛苦經營積累的結果”,憑什麼要交給同舟社?
“餘會首?”
眾人心中惶恐,卻沒人願做這出頭鳥。
畢竟,都是有家有業之人,不到最危急的時刻,誰也不可能豁出去。
同舟社這些年戰無不勝,威懾力十足,沒人敢跳,家中的田地確實捨不得,但性命同樣捨不得啊。
餘四海面色陰沉,眼光掃過催他拿主意的眾人。
今天的聚會,他的確是發起人,但起因複雜。
主要是抱團取暖,展示己方的力量,給同舟社施加壓力,讓徐澤見好就收,給彼此都留些顏面,以維持鬥而不破的合作關係。
畢竟,自古以來,改朝換代可以沒有泥腿子,卻不能沒有豪強大族的支援。
就算真要殺雞嚇猴,那也有個分寸,哪有不分青紅皂白,所有大戶一網打盡的道理?
何況,這裡還是登州,同舟社起家的根基之地!
“諸位,要不我們退一步,找龔相公主動出讓部分田地?”
在場之人個個家大業大,皆是很難下定決心,眾人正猶疑時,忽聽錢承恭的聲音又悠悠響起。
“糊塗!退一步?當年讓國的柴宗訓和趙德昭結果如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