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平生第一頓飽飯(第2/2頁)
章節報錯
徐澤又問:“國朝之初的資料是多少?至今增加了多少倍?”
羅仲彥:?
沒等其人回答,徐澤又接著問。
“密州的耕地從國初至現在又增加了多少?”
羅仲彥:??
徐澤再問:“密州如今一至三等上戶有多少,戶籍佔比是多少?佔地的比率又是多少?無地者又有多少?”
羅仲彥:???
其人作為一州知州,雖說不上日理萬機,但公務屬實繁忙,很多事務需要屬僚協助才能順暢。
即便單業務更精熟的屬僚要了解具體資料,也要對照簿籍檢視,任誰也沒這麼好的腦子,事事都掌握的那麼清楚。
羅仲彥被關了這麼久,還能一口答上戶數,已經很不錯了。
徐澤自然知道其人答不上這些資料,乃點朱武的名。
“朱曹首,你來替羅知州回答。”
“是!密州並無國初時的詳細簿籍,屬下參考,密州戶為五萬零四百五十一,一百四十年間約增加二點八五倍。”
朱武雖號神機軍師,也做不到過目不忘。
他之所以能回答上來,自然是會前就得了徐澤的吩咐,特意做了一些的準備。
徐澤本計劃做會上專門安排朱武針對人口問題發言的,沒想到羅仲彥會突然發難,正好用上了。
“耕地面積資料有部分缺失,只能根據以往的一些典籍大略估算,增加了大約六點五成。”
京東東路是梁、唐、晉、漢、週五國的基本盤,頻繁的改朝換代和異族入侵,底層百姓的生存保障極差,造成人口銳減。
大宋立國後,密州再未遭受大的戰火,人口繁衍增長幅度較大。
但新開墾土地的數量,卻遠少於這個人口增長的比率。
並不是親民官瀆職懶政,勸農不力,而是密州的土地就這麼多,再怎麼努力開墾也有限度。
密州的情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全國的情況並不相同。
頻繁戰亂的地區安結束混亂狀態,除了地多人少對新生人口的需求更大外,長期戰亂也會導致隱戶、逃戶、流民增多,造成簿籍人口銳減的情況。
一旦安定下來,這部分逃籍人口重新入籍,自然會再短期內導致人口暴增,長期來看人口增長的比率也要比少經戰亂的地區更大一些。
因戰亂而拋荒的土地被重新開墾,增加的面積相應也更多,但對比一些邊疆地區,這個增加的幅度又要少一些。
透過核查官方公佈的資料,以及外曹打探的訊息,大宋從太平興國至今一百四十年間,人口大約增長了兩點六五倍左右,新墾土地增加不到七成。
幾個資料包出後,羅仲彥已經目瞪口呆了,土地和人口增長的幅度相差近四倍,這意味著什麼?
朱武卻沒有結束,繼續報出更驚人的資料。
“政和六年造籍,密州上戶共計一萬二千八百九十三戶,佔總戶數比率不足百分之九,佔地約為百分之七十一,無田地或田地不足以餬口之戶,約有百分之八十三。”
臺下,寂靜無聲,所有人都在思考社首丟擲這些問題的深意。
密州的土地兼併情況還算是好的,江南、京畿等地,土地兼併的情況還要更嚴重。
大宋人口過億,有多少人因為沒有田地或田地不足以餬口,而長期吃不飽飯。
康狸因為平生吃了第一頓飽飯,就不顧生死的上梁山跟徐澤造反。
全國又有多少康狸這樣的百姓,等著某人給一頓飽飯就豁出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