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澤沒有再問其他的人,因為沒有再問下去的必要。

康狸的回答稍微靠譜點,李子義則明顯帶著自汙藏拙的味道。

人心是會不斷變化的,人性更是極其複雜的。

絕大部分的聰明人都不會在大庭廣眾之下輕易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因為,很多想法本來就是不能公之於眾的,其中也包括他徐澤。

“你們願意跟著我,是相信徐澤能在這即將到來的亂世裡,帶你們保全性命,並且再進一步,既富且貴,博一個好出身。”

大宋百餘年的內憂外患和變法圖強的現實,讓義利統一,謀求功利的實用思想有了很大的市場。

時人並不諱言自己的功利之心,宋押司經常掛在嘴邊的“博得個封妻廕子”,便是最真實的寫照。

讓某個人當眾說出自己真實的想法,有些難,

但如果所有人都有小心思,就沒什麼不好意思的表露了。

所以,徐澤的話說完後,相對含蓄的文官只是微微頷首,

武將們則已經喜形於色,期待著社首接下來的講話了。

在眾人期待的眼光中,徐澤起身,走向臺前。

“諸位儘管放心,同舟社走到了現在這一步,已經沒有退路,以後必然是要建國的。待同舟社事業成功,在座的,都少不了一份從龍之功!”

從龍之功!

所有人全部屏住呼吸,目不轉睛地看著徐澤。

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他終於毫不掩飾自己的勃勃野心了!

對一心想要博取“從龍之功”的人來說,確認了社首的抱負,自然是興奮不已;

以同舟社的事業為自己的事業,擔心社首大勝後忘乎所以的人,則是心如火燎;

而羅仲彥、陳規、關勝等食君之祿,忠君之事的社外人士,卻是面如死灰。

造反的人不可怕,大宋立國這麼多年,造反就沒停過,但是,誰成事了?

可怕的是徐澤這種明明有造反的能量,還要藏頭露尾,真能造反成功的梟雄。

以同舟社展現的可怕力量,若是徐澤公開舉起反旗,大宋還有誰能阻攔他的步伐?

徐澤站在臺前,將眾人的神情變化盡收其眼底。

統一思想太難了,靠一個人的能力,統一整個組織的思想更難。

“老五當初只想活下去,現在闖出名聲了,就想娶幾房妻妾,置一份大大的家業;康狸最初也只想再不餓飯,現在就知道‘要官’了,還想著帶一支艦隊征戰四海。”

“哈哈——”

眾武將當然知道社首是故意調侃二人,至少現在的同舟社內,還沒人敢公開要官。

“每個人的抱負,都會隨著身份和地位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做人下人時,就想著有朝一日能變成人上人;等做了人上人,又想當更大的官;官當大了,還想封妻廕子;封妻廕子了,再想公侯百代,與國休慼。”

靜!

更靜了!

因為,徐澤赤裸裸地講出了大部分人心中的真實想法,

提著腦袋造反,不就是為了封妻廕子,做人上人麼?

但社首這話明顯只說了半截,很不對味。

是哪裡錯了?

“宗曹首,自秦漢以來,哪朝比本朝更安定?”

宗澤飽讀詩書,這個問題自不用多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