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門打狗(第1/2頁)
章節報錯
安丘城外,同舟社大營大帳。
“接最新情報,京東東路轉運使吳汝翼統帥大軍一萬四千人,已出益都,目標為昌樂縣。”
社首通報戰情後,諸將紛紛面露興奮之色,個個摩拳擦掌,聞戰則喜。
遼東和高麗軍區區首史進和李逵都留在各自轄區,不能輕動,
剩餘的戰將中,論資排輩,陳達便排在最前,其人率先發言。
“社首,這一仗準備怎麼打?”
一戰牽涉上萬人生死,制定戰略戰曹曹首吳用面對的壓力極大,不得不從多角度考慮戰爭態勢,尤其是政治上的連鎖反應。
其人因京東東路戰爭局勢不斷升級,導致周密計劃可控範圍的“地區性動亂”,可能會變成了毫無準備的全域性性動亂,甚至同舟社暫時還不想的“改朝換代”而擔心。
這幫打了夷人打毗舍耶人、打了遼人又打渤海人,打了高麗人再接著打金人的悍將,卻是完全沒有一點心理負擔。
面對又廢又弱的大宋軍隊,諸將就是有絕對的心理優勢。
不管對方是一千人,還是一萬人,甚至十萬人,結果都一樣。
他們只關心兩件事——敵人在哪裡?是狠狠地咬一口,還是一口就咬死?
徐澤沒有正面回答陳達的問題,而是反問道:“你們的意見呢?”
季闖跟著徐澤的時間比陳達還長,平日裡就最是活躍,立即搶答。
“當然是關門打狗,來多少吃多少!”
周畀專職憲曹後,比以前更沉穩了幾分,考慮問題更細一些。
“社首,吳汝翼是不是得到了其他路禁軍的增援,怎麼可能有這麼多人?”
徐澤點點頭,大戰將起,能保持清醒頭腦,很不錯了。
“沒有增援,其人統帶的,只是濟南府和淄州、青州三地的軍隊。”
蕭近海入同舟社後,就換了漢人裝束,站在隊尾,倒是不怎麼起眼。
其人對大宋的軍制不太瞭解,只知道同舟社拿下萊州、濰州等地,一州兵馬滿打滿算就千餘人。
而濟南和淄、青三地卻有上萬人,蕭近海很是納悶,小聲詢問身旁的林沖。
“林營正,這三地的兵馬怎麼會比咱們打下的幾個州多那麼多?”
林沖入同舟社的時間比較晚,而且曾經滿腦子的升官發財,和軍中將校格格不入。
老資格的軍官們多不喜林沖這點,都不愛與其人深入交往。
由是,在保州待了幾個月的林沖,反倒是跟蕭近海這個胡人的關係比較近。
“大宋的軍隊分為禁軍、廂軍、鄉兵和番軍等,禁軍……”
這幾仗打下來,整編的投降禁軍越來越多,考核錄用的各級舊軍將也逐漸增多。
改編禁軍官兵也從原本被邊緣化的“個別人”,變成了同舟社大軍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身份地位的轉變,自然也會導致行為方式的變化,
再軍議時,魏定國、單廷圭二人就改變了以往不點名不吭聲的習慣,活躍了不少。
魏定國道:“朝廷軍隊人員構成這麼雜,行軍佇列肯定拉得極長,打敗很容易,事後抓俘虜怕是得費很多心。”
徐澤再度點頭,魏定國到底是禁軍底層走出來的,
其人比原本的梁山“元老”系更清楚大宋軍隊稀爛樣。
京東東路的大軍說是一萬四千人,實際差不多有七千左右,
說多不多,說少也不算少了。
以同舟社的戰力,打敗這支七拼八湊的軍隊不要太簡單,
但這麼多人一旦潰敗,到處亂跑,就很難抓了。
亂兵流入鄉下,造成的危害可比山賊土匪還要大得多,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