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至今為止,都沒搞清楚賊軍究竟有多少人,

賊人北線確實有重兵,南線卻未必空虛。

就算南線兵力空虛,進攻乏力,但依靠堅城防守官軍的進攻照樣很簡單。

即使官軍真能成功收復臨沂縣,賊軍一樣可以從容北上。

而官軍主力想追趕賊軍,就只能一座座城的慢慢打,

等朝廷大軍打回青州的時候,賊軍也許已經在河北轉了一個圈,兵力再次暴漲,正率主力南下東京了。

現在唯一能做的,只能是由宣撫制置使童貫親自出馬,趕到徐州督戰了。

但童宣撫制置使即便丟下京中的一攤事,現在就趕到徐州,也沒用。

最重要的平亂力量西軍沒有佈置到位前,前線除了固守待援,還是固守待援。

兩日後,知青州事崔直躬急奏:

李子義以朝廷背信棄義,借招安之機偷襲其部為由,兵圍益都縣。

賊人抗住徐澤攻擊的同時,居然還有餘力圍城,其主力肯定在北線!

北海之戰後,濟南府和淄州、青州三地兵力大損,士氣極低。

青州一旦陷落,賊人再北上河北路,開闊的河北平原將任由賊軍肆掠。

河北禁軍的戰力一向排在京東之後,根本無法和能擊穿京東東路的賊人硬拼,

就算之前的佈置全部落實到位了,河北路也難當賊軍奮力一擊。

李子義北進,東南漕運暫時是安全了,但賊人在河北也能輕易裹挾十萬大軍。

憑藉這些人,賊人就可以直接攻打東京城了!

而賊軍若是放棄北進,改向西面的話,

以被釋放俘虜為主力的濟南府和淄州兵馬,也根本不可能擋住賊人的兵鋒。

剛剛調動的京東西路援軍應該還沒開拔,等他們倉促趕到濟南府,

將會一頭撞上賊人的大軍,官軍要是再遭大敗,那形勢就更危險了!

事到如今,童貫再也坐不住了,

請示天子後,即帶著自己的幕僚班子,匆匆趕往南京應天府,

以統率部分剛剛彙集於此的京營禁軍,再趕到鄆州,靠前處置突發情況。

同時,急令第二批西軍和尚未到位的各地抽調兵馬,火速前往鄆州集結。

賊人的主力雖然在北線,但南線還不能放鬆,第一批抽調西軍繼續趕往彭城。

真正的原因,還是這部西軍連續奔波,已經非常疲憊了,急需休整。

且其部人數太少,即便調到北線,也難當大用。

四日後,童宣撫制置使帶著倉促集結的四萬大軍,才趕到廣濟軍境內,

就收到了益都縣城被攻破,武松掩護崔直躬突圍至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