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絕戶(第2/2頁)
章節報錯
趙、丁二人與夷人打交道多年,自是知道蠻夷之人不能出現大災荒,更不能有餘糧,有丁沒有糧或者有糧又有丁的夷部,都極度危險,搞不好就會打鄰居的歪心思,而且這種混亂只會導致強者恆強,不斷兼併的夷部才是大威脅。
就如投降的失胃,明明沒什麼功勞,趙遹卻不得不給他授官,只因為他確實有威脅到官府的實力,失胃部現在就已經這麼強大了,若是平亂後再發展,那還得了?
趙遹捻鬚沉思,片刻後,問道:“及世,你的意思是要將這些夷部遣歸?”
徐澤狡黠笑道:“既然吃進嘴裡了,怎可輕易吐出?趙帥何不趁此機會,以造夷丁名冊為由,清查各部人口田產,完成初步編戶,待下步大勝之後,再視情在這些‘誠心歸附朝廷’夷部中推行‘改土歸流’?”
趙遹與丁升卿對視一眼,笑道:“及世,本官還是小看了你,你之才,為一武夫,可惜了啊!”
相處久了,徐澤也慢慢摸清老趙的脾氣,這種不要錢的場面話聽聽就算了,徐澤根本就沒往心裡去。
接著講:“末將愚見,先將這一萬五千餘夷丁登記造冊,再擇選三部,大部編為義從後即放歸各部種田,待大戰起時,依名冊徵召,義從不需戰力強悍,只要能搖旗吶喊壯大聲威即可”
“另兩部合計六千人,擇選夷人青壯,全部打散再整編,集中訓練一段時間後以戰代訓。待夷亂平定,留兩千人,或分置各縣,作為土丁鎮守維穩;或移鎮他州,與其地官兵換防。剩餘的血戰精銳,則帶至邊州,以待北伐。”
遼國大亂在即,天子有意北伐,是大宋官場高層公開的秘密,把這些悍不畏死的夷人精銳消耗在北伐戰場上,確實是最完美的解決方案。
“及世。”
趙遹欲言又止,想了片刻,還是沒忍住,語氣非常嚴肅地道:“為將者,若想名傳千古,還是要多讀些史書啊。”
趙遹這話說的沒頭沒腦,徐澤卻聽明白了。
只因有丁升卿在場,趙遹一些話不能講明,徐澤這些對付夷人的計策環環相扣,陰毒無比,夷人只要進了這個套,就再無掙脫的可能,只能為大宋耗盡血肉。
站在朝廷的角度來說,當然是好計。
但站在徐澤個人的角度來看,卻未必。
年僅二十一歲的武臣,能練兵會打仗,又會治民理財,還能想出這般陰狠的絕戶計,太可怕了!
以國朝對武將的防範之深,徐澤如此鋒芒畢露,絕難善終。
趙遹是真的欣賞徐澤這個敢打敢拼,又有智慧和擔當的小輩,大宋武運不昌,好不容易出了一個將星,可別就這麼夭折了,所以才勸徐澤要多讀史書——史書中這種天才武將卻死於政爭的故事比比皆是,在大宋做武將,還是要藏拙才行。
徐澤猜出趙遹的想法,卻不甚在意。
畢竟,心懷天下的他,根本就沒看上大宋這艘破船,更不可能為大宋殉葬,等著朝廷收拾自己,哪得有多蠢!
而且,此戰之後,肯定是要進京獻俘的,說不定就有人在趙佶面前拱火,建議把自己留在京營,先將毒計獻上,誰還有敢建議把自己這等陰狠小人留在天子身側?
至於以後,相信此戰之後,自己用不了多久就能施展開拳腳了,還怕你收拾不成?
話雖如此,徐澤對趙遹的迴護之情感激還是真實的,乃躬身行禮,道:“末將必不忘趙帥教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