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殺人不說,還會給主家留下少量的錢糧,讓其不至於鋌而走險。

縣衙迫於壓力,選派弓手進山剿匪,結果,賊人沒剿滅,官軍反被賊人包圍繳械。

還是沒有多作殺傷,又是一番數落,

帶隊的班頭,其下的弓手,各自犯了什麼事,按犯事的輕重打板子畫押,

警告下次再來,將加重處罰,必要時,還會上門“勸誡”,

然後,便放走了這些人。

不知道的,還以為這些賊人成了官老爺,縣衙官吏反倒成了賊人。

吃了這次大虧,又得了賊人的嚴厲警告,

縣中胥吏們再也不敢招惹臥牛山的賊匪了,

無論知縣孟侃如何威逼利誘,全都裝啞充楞,

做什麼都行,就是不上臥牛山。

孟知縣無奈,只能將即墨的情況報到州衙,

彼時,萊州知州龔孝序也正被一攤子事攪得焦頭爛額,

根本就不願管即墨這點迫使,還回信把無能的孟侃羞辱一番。

還真不能怪龔知州脾氣不好,

臥牛山這幫賊人瘋狂作案,鬧得本地鄉紳大戶人人自危,

偏偏行事極有分寸,不僅做的全是“小案”,

而且既留一線生機,又懲戒恰當,使得事主都不敢出面指認。

這類“雞毛蒜皮”的小事,

費心費力處理好了沒功勞,萬一沒處理好,徒惹一身大麻煩。

就算要上報朝廷,也因為“事情太小”,都不好報。

官府對臥牛山賊人束手無策,只能聽之任之,

臥牛山“紅旗老五”李子義的名頭徹底打響,

周邊百姓紛紛為其張目,賊人行事更加猖獗。

這種情況持續下去,政績和遷轉是想也別想了,甚至還會受責罰。

絕望中的孟知縣,想到了共建會。

登州共建會背後站著的究竟是誰,想要做什麼?

普通百姓可能不太清楚,山水相連的萊州官員卻沒人會犯糊塗。

所以,當初共建會想萊州發展時,受到了本地官吏的極力抵制。

除了緊挨登州的萊陽被拿下部分鄉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