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兵爺爺們(第2/2頁)
章節報錯
營中已經聚集的人數,還真就是“七七八八”了。
再減去留守水寨和城中,繼續收攏未歸營人員,以防備金軍突襲蓬萊縣的人馬,
編制兩千八百人的登州第一將,在境內能夠緊急出動的兵馬,也就五百人左右。
嗯,大宋禁軍打仗,就是這麼魔幻!
當然,這是出營救援友軍,必須要有留守城寨的人員,
未能及時歸營的官兵,大多也在城中晃盪,
真要是遭到敵軍圍城,瞬間就可以“變”出一倍多的兵力來。
正常情況下,開拔費是要按編制人數,
交給各營指揮使,由他們帶回營中,自己發的。
但今日這情形,宗澤擺明了要按實有人數現場發放,
自然不會有哪個迷糊蛋跳出來,說知州相公這做法不合規矩。
所以,這筆第一將官兵的“賣命錢”,實際也沒多少。
錢交到各營指揮手中,又是一陣鬧騰。
這要是擱在後世,一箱子錢究竟有多少不清楚,
營中的人又沒到齊,該怎麼分之類的,還真不好處理。
但禁軍持續了兩百餘年的傳統,自然是有“一條龍”的規矩。
指揮使們別的本事可能稀鬆,但數錢、分錢的本領,絕對不比一般商鋪掌櫃差。
隨便在箱子中扒拉一下,這些傢伙心中就有了數,知道大概多少錢,
然後,把錢分成若干份,交到各都都頭手中,由他們再往下分。
甚至都不用指揮使們私下交流,五個營級別相同的軍士,
最後拿到手的錢,相差絕對不會多於兩個銅板。
還有一部分錢,不會發到這些兵士手中,
並不完全是指揮使私吞,沒及時趕到的人也有份——
誰他孃的還沒點事,現場的人吃肉,不在的也要喝口湯。
吵嚷過後,落袋為安的軍士們笑逐顏開,就連佇列似乎也齊整了不少。
宗澤又適時宣佈作戰紀律——其實就是作戰有功者,如何賞賜之類。
官兵們聽後,士氣愈發高漲,紛紛表態,一定不負相公重託云云。
直到此時,部隊才能正式開拔。
被敵軍攻擊的之罘灣很重要,蓬萊更不容有失,宗澤自是不可能真隨眾人開拔的。
其人指定了一名老資格的指揮使統領部隊,送他們出營後,
便帶著剩餘兵馬返回城中,佈置防務。
統軍救援第二將的,是武衛軍登州第一指揮指揮使劉美,
其人名字秀氣,實際卻是條昂揚漢子,頗有勇力,在第一將中富有人望。
劉美領軍出了營,尋著大道趕路。
蓬萊縣下各村的共建會組織,之前也得了宗澤傳達的“緊急軍情”,各自都行動起來了。
救援的官軍行在道上,就看到各村的保丁設卡、巡邏,架勢比官軍還要紮實。
走了不出二十里地,眾士卒就叫苦連天。
沒吃飽的、拉肚子的、腿抽筋的、腰痠軟的,總之,啥毛病都有,
就一個意思——不願意繼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