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超越時代的傳奇(第3/4頁)
章節報錯
趙家乃是金石之家,藏書鉅萬,能充分滿足文藝女青年的藝術追求。
李清照自己挑選瞭如意夫君,又在這樣寬容優渥的家庭裡生活,當然很幸福。
只是,二人結婚的第二年,出了一件大事。
貶官蔡京返回京中,取代曾鞏出任右僕射後,立即掀起黨爭,
李格非名列“元佑黨”籍,被罷官趕出京城。
李清照沒有絲毫猶豫,當即找到一慣好說話的公公,為自己的父親求情。
趙挺之此時已經官拜尚書左丞、中書門下侍郎,但權勢還遠不如蔡京。
更關鍵的是此次黨爭的真實原因,
是天子厭煩了一眾掣肘的舊臣子,欲要掃清朝堂,自己說了算。
趙挺之本身就是靠打擊“元佑黨人”上臺的,
如何能在此時首鼠兩端,為親家求情?
他深知這個時候不出面還好,一旦出手,肯定救不了李格非,
還要搭上自己,也會牽連李格非加重處罰。
但李清照哪管你什麼政治考量,見老趙不願出手,就來了性子,
一氣之下,寫下“炙手可熱心可寒,何況人間父子情”。
這句詩的意思就是你官已經當這麼大了,仍然為了官帽子,連親情都不顧,
不覺得權位燙手、心寒齒冷麼?
要知道這可是大宋,還是新兒媳寫出來諷刺挖苦公公的詩詞,
轟動效應不要太大!
好在趙挺之父子為人溫和,並沒有因為此事對李清照生出嫌隙。
更沒有因她未給趙家誕下子嗣,而生出讓其和離的想法。
但這次媳婦罵公公事件,卻讓李清照“一戰成名”,
其直爽、敢言,無所顧忌的個性傳遍京城。
崇寧五年,趙挺之進拜尚書右僕射,與蔡京爭權,致後者罷相。
朝廷毀元祐黨人碑,大赦天下,除一切黨人之禁,敘復元祐黨。
李格非與呂希哲、晁補之等人“並令吏部與監廟差遣”。
但好景不長,一年後,天子又請回了蔡京,
趙挺之隨之倒臺,未過多久便撒手人寰。
蔡京當然不會因為政敵死了,就忍氣吞聲,
其人不僅請天子追奪老對手的贈官,還要株連家屬。
已經任官的文藝青年趙明誠丟了官,在京城也不能再待了,
只能帶著李清照跑到青州“隱居”避難,這一躲,就是十年。
蔡京如今權勢滔天,早就沒把趙明誠這個老對手家的公子哥放在眼裡了。
從大觀二年開始,趙明誠便時常出外遊玩。
足跡遍及仰天山、靈巖寺、泰山頂等地,
或題名,或拓片,獲得了大量的碑文資料。
時人信奉“不孝有三,無後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