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同舟社大改組(第3/5頁)
章節報錯
法曹,
曹首為裴宣,
掌管法律、刑獄、治安等事務。
監曹,
曹首孫石,
掌管刺奸、監察等事務。
政務方面的改組方案討論最多,耗時最久,
趙遹、吳用對“十一曹”的設定和職能,甚至名稱都持有不同看法。
比如:徐澤原本想使用“科技”一詞,
趙遹提醒說“科”字在前,慣指“科舉”之意,
用以指代工匠之技,詞意不準,也容易招致非議。
再比如外曹和教曹,
實際是由掌管典章制度﹑祭祀﹑學校﹑科舉和接待四方賓客等事之政令的“禮曹”拆分的,
對此,趙遹沒有意見,
但他認為教曹的職能被嚴重弱化,似有不妥,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祭祀大事,卻沒有部門主管,實在說不過。
徐澤詭辯同舟社現在尚未建國,暫時用不著祭祀天地之類“天大的事”,
至於儀式慶典之類,由宣曹掌管即可。
吳用則主張內外分離,
提議在社務部之外,組建專門的“內務部”,
這事徐澤之前有過慎重考慮,後來還是放棄了。
各朝都設有少府、內庫之類的職司,掌握著名為皇產的巨量社會資源,
目的是讓皇帝不用看臣子的臉色,有錢好辦事。
但到了最後,
要麼皇帝手裡有錢,肆意揮霍,權力膨脹不受節制。
要麼成為臣子哭窮賣慘,逼皇家出血的藉口。
一旦國家財政出了問題,不是上下一心,想辦法開源節流,
而是相互盯著對方的錢袋子使勁薅。
徐澤不想再出現這樣的局面,嘗試將財政統籌統抓。
反正同舟社在他手裡,可塑性很強,
現在這套制度本身也是試行,用的不好,再調整就是。
相對於政務上的分歧較多,軍務上的改革推進就順利很多。
軍務上,設立軍務部。
部首仍是徐澤兼任。
下設三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