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賊軍控制的城門進來,之前又沒有廝殺,

他們肯定不是打敗了賊軍的勤王軍,

勤王軍也不可能這麼快就到。

莫非是城南大營的官兵,全部投敵了?

他們為什麼要投敵?

家人還在城中,如果沒有好處,怎麼可能有這麼多人投敵?

人是複雜的,

除了極少數腦子一根筋的人,

大部分人都是趨利避害的,

低賤的高麗平民不會懂什麼是政治,但他們懂什麼是利益,

片刻前能高喊“護開京殺賊人”的口號,卻不影響此刻個個打著小九九。

賊軍尚未接戰,就將城中軍民好不容易才鼓起的一點士氣衝去大半。

拓俊京見形勢不妙,急勸國主王俁退避。

“大王,快避一避,讓臣來擋住這些賊人!”

王俁看著城牆下惶恐的軍民,心中一片悲涼。

之前,拓俊京已經跟他商定了此戰的方針——

國主出面鼓舞民心士氣後,樞密使立即調整兵力部署,

再頂著敵人的炮火攻擊,

打一個反攻,看能不能奪回失守的城牆。

同時,鼓勵城牆下的百姓回去後,

動員其他人與賊軍進行不死不休的巷戰,

要讓侵略者沒進一步,都付出血的代價。

卻沒想到賊軍這麼迅速果斷,根本不給己方調整部署的時間。

之前鼓舞士氣雖然熱鬧,其實效果也就那樣。

大敵當前,絕大部分百姓都不敢出門,

趕到半月城南城門下聽自己講話的人,僅有城中居民的半成之數。

靠這些人,能做什麼?

“孤還能避到哪裡去?”

王俁最後看了一眼城下的百姓,盯著拓俊京,語氣決絕。

“孤哪裡也不去!孤的禁衛也交給你,務必趕走這些賊軍!”

拓俊京心如死灰,他自認為算得上高麗人的“名將”,

但“名將”不是“神將”。

靠不足三千人的惶惶之軍,如何能趕走這麼多的敵軍?

大王肯定知道他沒這能力,之所以下達這樣奇怪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