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高麗新聯合艦隊趕到白翎島時,

才發現同舟社水師已經候在此處,

戰船眾多的聯合艦隊沒能阻嚇到敵人,戰鬥一觸即發。

戰力和戰術手段不在一個等量級上,這場海戰沒有絲毫懸念。

新聯合艦隊幾艘寄予厚望的鉅艦還沒靠近同舟社的戰船,

就被敵人的炮火擊沉、擊傷,

其後,遭遇戰變成了追逐戰。

同舟社水師追著新聯合艦隊,一路追趕到江華島。

越過江華島,後面就是開京,

退無可退的新聯合艦隊只得返身,

帶著與侵略者同歸於盡的決絕,和同舟社水師決戰,

然而,勇氣可嘉,對戰果卻是於事無補。

最忠誠勇敢的官兵戰死後,

剩餘的怯懦者大部分投降,

另有幾艘戰船丟下開京,倉皇南逃。

江華島距高麗首都開京僅有幾十裡。

相距陸地也只有兩裡,水性好的人浮木即可渡海,

實際上,江華海峽因距離狹窄,又稱為“鹽河”,

此處雖窄,但水文條件複雜,潮水落差大,多暗礁,

不熟悉水文的外來船隻很容易在此觸礁。

徐澤的目的是威脅開京,而不是打下開京。

就算想打,現在的實力也未必能打得下,

要是真打下了,對現在的戰略也弊大於利。

因此,打敗高麗水師後,

徐澤一面安排蔣敬核實投降將官提供的水文資訊,

一面率軍攻擊江華縣。

百年前,高麗顯宗王詢設江華縣於島上,最初為流放犯人之地。

其後,一直沒有來自海面的威脅,島上駐軍僅有五百。

新安州淪陷後,高麗給事中拓俊京曾建議往島上增派守軍,以備不測。

但王俁為了穩定開京人心,沒有及時採納。

其後,平壤告急,

王俁在向平壤派出聯合艦隊的同時,又急命向江華縣增派三千守軍。

只是,形勢變化太快,

出海殲滅同舟社水師的新聯合艦隊,卻被對手攆著打,最終覆滅。

失去了水師的防護,倉促上島的高麗兵根本沒有與同舟社周旋的資本。

這幫隸屬於京營的高麗兵馬,比起大宋的京營禁軍或許要強上一些,

但也改變不了二者同屬於“老爺兵”的事實。

在同舟社推著大炮上岸,對著城牆一陣猛轟後,

魂飛魄散的江華縣守軍就宣告投降,江華島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