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如火,但一路逃到西京平壤的金緣已經嚇破了膽,

為了減輕自己罪責,極力誇大同舟社的實力,

堅持要等到湊齊三萬“剿寇”大軍,才敢向新安州移動。

朝廷一再催促,其人才領著一萬七千人,磨磨蹭蹭挪到肅川。

沒想到,同舟社竟然送給了他奪回失地,洗清罪責的功勞——

霸佔新安州十一日的賊軍,終於逃了!

只是,等金緣率王師光復失地後,卻笑不起來。

重新迴歸朝廷治下的新安州,讓其人完全認不出來。

不僅僅是比開京還要乾淨整潔的市容市貌,

更關鍵的是人也變了,

大部分平民百姓都沒有恭迎王師的歡喜,甚至還有一些人對官軍投來敵視的眼光。

金緣搞不懂短短十餘日的時間,新安州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鉅變。

但有人會告訴他,

之前沒有走脫的官吏哭喪著臉跑來請罪,

並告訴其人一個不幸的訊息——

原本堆積如山的各類倉庫,已經在跑耗子了。

金緣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以這個時代的運力,這幫賊軍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難不成城中百姓都投了賊,幫他們運送不成!

來訴苦告狀的豪族子弟卻告訴他,

“金相公猜對了”,城中百姓們確實都投了賊,

甚至還有少數賊骨頭為了跟隨賊軍走,狠心燒了自家的房子。

這些人來尋金緣作主,

除了重新辦理“自家”的田產地契,

還將之前“投賊”的賊骨頭移交給官府處置。

實際上,在金緣進城前,

這些擁有部曲的豪族,就已經將那些這段時間尾巴翹上天的平民修理了一番,

把他們從同舟社手中取得的糧食,全部收歸自家。

這些要移交官府的,只是“罪責”更重的一部分,都將被要求處以極刑,

這些人就是要讓全城百姓明白,

新安州的天變不了,官府永遠都是和豪族站在一起。

聽了眾官吏和豪族子弟一番添油加醋得狀告後,

金緣徹底懵了,

同舟社的這幫賊寇究竟是要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