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夢舟已經能夠大略看清海上敵軍水師的規模了,

比預想中的還要龐大!

樸夢舟不是豪族子弟,更無名將之姿,

其人年過五旬,從軍三十載,歷經四朝,才熬了個椵島水師的副將一職。

建功立業的雄心早磨沒了,安安穩穩的幹到致仕,就是他的人生目標,

沒想到有一天,還要經歷真正的大戰,

但他明白一點——

高麗中、北部的水師船隊基本抽空,而且已經全部進入了鴨綠江以內,

如果在這裡被敵人摧毀,高麗很有可能會陷入有海無防的危險境地。

而敵軍這支水師,

戰後卻可以靠俘獲的戰船迅速恢復實力,將會肆掠整個高麗海岸線。

這對三面環海的高麗國來說,將是難以想象的可怕災難。

高麗作為一個立國兩百年的國家,

有著深厚的底蘊,並不懼怕一兩次的戰敗。

這年頭的水師專業性,比起武裝海商來說,強不了太多,

朝廷只要下定決心,很快就能組建起更加龐大的水師,

但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相對安全的環境。

其人作出了一個艱難的選擇——

將十艘戰船排成一字長蛇陣,他指揮最大的一千八百料戰船衝在最前。

這種辦法面對敵軍的龐大船隊毫無勝算,

不,本來就不可能有勝算。

而且,這種陣型還會讓衝在最前面的戰船迅速敗亡。

但他沒得選擇,

出海口的江面非常寬闊,水位也足夠深,敵軍能夠充分發揮船多的優勢。

只有利用這種單薄的陣形,不管不顧地衝入敵軍船隊中,

才有可能給敵人造成一定的混亂和殺傷,

並最大程度拖延對方水師進入鴨綠江中,追上本方水師並進行決戰的時間。

不比主將全光佑恐懼中帶著三分希望,樸夢舟是絕望中帶著最後的一絲倔犟。

剛剛率領十艘戰船在江中完成了調頭,樸夢舟深知這個戰術動作的複雜程度。

即便上游的江面確實比那段狹窄處稍微寬闊不少,

但讓整個船隊在短時間內都轉向,是絕對做不到的。

甚至,都觀察使如果頭腦還冷靜的話,最好別嘗試全部轉向。

不然的話,會在匆忙中自亂陣腳,

讓絕大部分的戰船堵在水巷中,進退不得,成為只能捱打的活靶子。

這一戰,實際上,已經必輸無疑。

樸夢舟要做的,是爭取儘量多的時間,讓足夠多的本方戰船轉向,

而後,在狹窄的江道中與敵軍拼消耗,最好是打殘敵方的船隊。

只有這樣,戰後,朝廷才有時間重建海防。

水戰類似與騎戰,都是在運動中作戰,極少有靜止不動對拼的情況。

更寬廣的水面上,才有更大的迴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