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人此舉,名為勸降,實質卻是離間。

他們根本就沒有跟守軍談判的意思,說明彼輩對此戰的準備很有信心。

辛映安到保州接近半年,與這幫遼人接觸日久。

彼此都熟悉,做事比以往幹練了不少,就連秀氣的臉龐多了幾分英武。

其人對耶律寧的瞭解要比跟在後面的林沖更深。

耶律寧明白自己的意思,林沖卻未必明白,辛映安故意將聲音提高了兩分。

“都統,高麗人出動二十五萬大軍,有幾分屬實?”

耶律寧沒有回答這問題,轉而詢問林沖。

“林營正,你覺得呢?”

林沖對高麗的國力和軍制等情況瞭解不多,不太肯定,換了個角度回答。

“末將不甚知之,想來肯定比上次要多,但二十五萬絕對沒有,高麗人真要是出動這麼多的大軍,反而是好事了。”

辛映安從登州州學出來,先後在共建會和文登縣就職,

保州之前與女直和高麗人兩戰後,其人又為保州恢復民生出力不少,積累了一定的政務經驗。

但對於軍伍之事的瞭解卻不深,天賦也有限,聽了林沖此話,頗感疑惑。

“林營正此話何意?”

就這會功夫,林沖已經將之前學到的帶兵知識迴轉了好幾遍,見辛映安刨根問底,話不覺就多了些。

“大軍出動,轉運糧草的民夫數倍之,出動二十五萬大軍,即便是在國境線上征戰,最終徵發的人力也會高達百萬。”

“聽說高麗戶不足五十萬,眼看春耕就要快到了,他們若是還敢如此瘋狂的大面積的徵召,就是自取滅亡。”

“我們只要頂住高麗人一段時日,其國自敗。”

“而且,保州城也根本容不下這麼多的大軍。”

“高麗人如果出動的軍隊過多,金國也許擔心是針對他們,搞不好就會介入此戰。”

“想來,高麗人應該不會不智於如此。”

蕭近海見林沖搶了風頭,接過話茬。

“高麗狗子又想得好處,又不願出血,白白錯過了最有利的出兵時機。”

“上次被打疼後,又磨磨蹭蹭這麼久,連最佳出兵時間也錯過了。”

“要我說,就算高麗人真派來二十五,也只是讓我們多砍幾次罷了,怕個毬!”

結合林沖和蕭近海兩人的話,辛映安聽明白了。

所謂“最有利的出兵時機”,

自然是女直人剛剛撤圍那段時間,保州城中軍民長期被圍困,

儘管抵抗意志依然強烈,但長期營養不良,身體普遍孱弱。

辛映安自己就也因缺乏肉菜,身體極度不適,

出現面板蒼白、手腳發麻、四肢乏力等症狀,戰後調養很久才恢復。

至於“最佳時機”,

則是秋收後春耕前的這段時間,

負責轉運糧草的百姓有閒,負重衝陣的軍馬有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