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七寸(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們一邊派人繼續喊話,打擊守軍意志,
一面指揮民夫在營寨後方的空地取土,然後運入營寨,貼著內牆夯實——高麗人真的要築城!
再小的城池也不可能一天建成,但高麗人根本不急。
他們有的是人,不僅築城的人手不缺,
遠處還有大量的民夫越過幾個小營,向大營不停轉運物資。
城牆上的守軍看著牙根癢,痛罵高麗狗子無恥,卻於事無補。
敵軍這種辦法看似很笨,卻是風險最小,相對投入也不多的選項,而且真的打到了保州守軍的“七寸”上。
若是保州背後沒有同舟社,在敵軍利用人力優勢,貼臉建城的情況下,只能靠來遠城有限的出產艱難維持,將非常被動。
而敵軍則可以變攻城為守城,最終以雄厚的國力拖垮保州,逼得守軍只能投降。
只是,同舟社支援保州,並在鴨綠江上建立水寨的訊息,就算高麗人探查不到,女直人也會告訴他們。
為什麼他們還要採取這種很難見效的行動?
看著敵軍營寨中忙碌的高麗人,耶律寧陷入沉思。
其實,指揮這次戰役的高麗新義州都兵馬錄事邵億也很煩惱。
其人麾下不足五千的軍隊共來自四地,素質參差不齊,合成訓練嚴重不足。
更關鍵的是,朝廷上下,對這一戰真正敵手同舟社的情報蒐集嚴重不足。
高麗人原本想搭金人的順風車,渾水摸魚輕取保州城。
金人容忍了他們的小動作,一邊讓高麗人“自取”,一邊卻又命鴨綠江女直諸部持續攻城,可見金人並沒有真正放棄拿下保州。
但同舟社入局後,金人居然直接避讓。
這說明什麼?
要麼是這個同舟社很強,打得金人不得不讓步。
要麼是金人沒安好心,故意引同舟社到保州,讓兩個不好惹的勢力持續纏鬥。
高麗人君臣可不敢相信金人給出的理由和遮遮掩掩的情報。
經過多日的爭論,高麗人對同舟社的來歷,有了很多猜測,結論其實和金人大同小異。
但不管是那種猜測,結果都一樣——同舟社再不好惹,保州也必須拿下。
高麗朝廷給邵億的任務,便是摸清同舟社實力,為朝廷攻略保州提供情報支撐。
只是,其人同樣有私心。
同舟社的實力要試探,但若以自己打敗仗為代價,他卻不樂意。
當年,出身坡平尹氏的傑出將領尹瓘率兵北伐曷懶甸,取得多場大勝。
眼見勝利在望,卻因為朝堂爭鬥遺憾撤軍,其人也因“勞師無功”而被撤職。
此戰成了尹瓘終身的遺憾,其後朝廷屢次請他復職,都被其人拒絕,直至鬱鬱而終。
邵億清楚自己才能和聲望遠不及尹瓘百一,一旦有了“戰敗”的汙點,想復職都難。
高麗朝堂百年來就是這風氣,爭鬥不斷,政策時刻都有劇烈震盪的可能。
當政者的承諾再好也沒用,試探同舟社實力的任務他必須執行,但前提是自己不能失敗。
於是,便有高麗大軍這種奇怪的烏龜戰術。
好在,這種戰術非常有用。
眼見著寨內的“城牆”已過一人高,保州守軍的騷擾越來越疲軟,緊張多日的邵億終於睡了個安穩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