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珠寺休息一晚後,武松帶著重新整編的剿匪大軍,向青州匪患的最後一站——清風山進發。

為了防止寶珠寺被歹人佔據,再次成為賊窩。

下山前,武松指揮眾人拆毀了所有的防禦設施——也包括部分佛殿。

被師弟噴個狗血淋頭的王聞之禪坐一晚,應該是想明白了什麼。

不僅沒有站出來阻攔眾人,還和師弟鄧尤合力推倒了方丈室。

嗯,犯天子禁令,以“龍”為名的二龍山賊首鄧龍,已經被武松陣斬當場。

這個鄧尤和“金眼虎”鄧龍絕無半點關係——武巡檢的幕僚王聞之可以作證。

武松出馬,一仗未打,令青州官軍措手無策的山賊匪患就已經平定大半。

對於這樣的結果,武巡檢在瀘南平定夷人動亂就已經適應了。

其人本就悟性極高,又深受徐澤影響,清楚戰術要為戰略服務。

站在青州官府的角度,打仗的目的是為了平定匪患,還社會以安定,而不是單純的殺人。

站在同舟社的角度,落草的山賊,絕大部分是被朝廷惡政所逼,

只要沒做大惡,都可以,也應該給予改過自新的機會。

當然,有“絕大部分”,就會有極少數。

比如說,清風山兩位頭領。

清風山。

“哥哥,這武松去年在瀘州隨徐澤平亂,一戰擒獲夷人首領十八人,端是一條了不得的好漢,我們這點人可攔不住他,要不,咱們也降了吧?”

說話之人乃清風山二頭領鄧飛,其人因運送花石綱受提調官欺壓,一怒之下殺了提調官。

路過清風山時,與下山打劫的燕順鬥個旗鼓相當。

燕大頭領起了愛才之心,誠心邀請他留在山寨,做了二頭領。

“哎——”

大頭領“錦毛虎”燕順長嘆一聲,道:“我倒是想學那李忠、周通二人,投他武巡檢。”

“只是他在之前告示裡說的明白,投降後,還是要追查之前所犯過錯的。”

“我擔心你我殺人、吃人肉這事,會被他揪著不放啊!”

聽了這話,鄧飛洩了氣,靠坐在交椅上,

一雙紅眼無神地仰望屋頂,跟著嘆氣。

“哎!”

第一次吃的人肉,是被他殺死的提調官,當時純粹是為了洩憤。

沒想到,吃了這一次,竟然再忘不了那絕美的味道。

之所以鐵了心待在清風山,除了鄧飛為人義氣外,

很大一方面,就是因為大頭領燕順也有同樣的愛好。

兩位志同道合者在吃人這件事上越行越遠,還吃出了花樣,

人身上哪裡的肉最好吃,怎樣吃才不浪費,如何烹飪才能保證食材的極鮮味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