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於黃河故道下游的青州,集山、河、海、鹽於一體。

向來都是多災多難之地,賦稅還重,民風極為彪悍,一慣是京東東路民亂的重災區。

今年,京東兩地的“公田所”新政推廣後,在青州百姓中的反彈最重。

一時間,群盜四起,原本比較低調的清風山、桃花山、二龍山把握機遇,擴充實力,屢屢下山打劫。

知州慕容彥達初時不甚在意,只是派出兵馬都監黃信帶兵前去鎮壓。

大宋都監分路、州兩級。

路級都監,掌管本路禁軍的屯戍、訓練和邊防事務。

州府都監,掌管本州廂軍的屯駐、訓練、軍器和差役等事務。

黃信此人據說“武藝高強,威鎮青州”。

為了平定三山匪盜,其人特意給自己取了個很有威懾力的綽號“鎮三山”。

名聲倒是很響亮,但旗下兵馬,卻是既不中用,也不中看的廂軍,完全不能嚇跑“窮兇極惡”的匪盜們。

黃信與清風山山賊的第一戰,便一敗塗地。

剛接戰,廂兵們就被樹林內衝出的匪盜嚇得四散而逃,黃信本人也差點被抓。

此戰,剿匪不成,反給清風山山賊送去“打敗官軍”的巨大聲望和一群劣質兵員。

清風山乘此良機打家劫舍,招兵買馬,一時做大。

慕容知州得了教訓,終於開始重視這批匪盜。

這次,他派出自己手下最得力的干將秦明前去剿匪。

秦明是武衛軍青州第一指揮指揮使,因其性如烈火,人稱“霹靂火”,也是位“武藝高強”的戰將。

其人根據黃信提供的資訊,得知清風山不好惹,決定先打二龍山。

山賊們不是隻能一條道走到黑的謀逆反賊,對抗官府的意志其實並不強烈。

二龍山山寨頭目鄧龍得知大名鼎鼎的秦指揮使率兵來討,未戰先怯。

趕緊派出小嘍羅求饒,表示願意接受官府招安。

不料,霹靂火見鄧龍這麼慫,戰鬥慾望反而更加強烈。

為免賊人逃脫,秦明立即帶上最“精銳”六十人,一路直奔二龍山。

兵貴神速,為了不給賊人準備戰鬥的機會,秦明到二龍山山下後,就立率部即攻山。

不料這鄧龍的確慫得出奇,別人有錢就吃肉,他卻是怕官兵來攻,有點錢財就抓山寨防禦建設。

其人憑高侍險,在山上設下三關,關上盡擺擂木炮石,周圍全布鹿砦。

準備嚴重不足的霹靂火憑著武勇悶頭攻山,結果自然不言而喻。

秦明攻打二龍山失敗,身受重傷的訊息傳至青州治所益都縣,全州震動。

青州空有武衛五、宣毅一,共計六個營的禁軍,理論上有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