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同化(第2/2頁)
章節報錯
“陛下,又要打仗了!”
“嗯,耶律延禧這條瘋狗,硬是不給我們喘氣的機會,要打就打吧,大不了再封幾個猛安。”
完顏撒改終於知道皇帝為什麼要讓自己“多擔當”,轉而又有些擔心東南路的形勢。
“陛下,要是徐澤得到這個訊息,會不會再出兵襲擾斡魯?”
完顏阿骨面色凝重,道:“或許會,或許不會,誰知道呢?”
……
鎮海府。
收到完顏斡魯關於皇帝同意和談,並增加農技、書籍等附加條件的訊息,
與趙遹、吳用商議後,徐澤決定派高藥師出使遼陽府,儘快敲定此事。
經過幾次出使,高藥師已經門道頗熟,但這次是面對野蠻而強大的金國女直人,他有些缺乏信心。
“還請社首明示,屬下要注意哪些方面?”
徐澤道:“重點是互市,還有農技和書籍,可以優先達成。”
“書籍就以朝廷允許出外的書目為主。”
“告訴他們,我們不僅願意提供先進的農技指導,還可以向他們販賣優良的農具——拿鐵礦石來換,甚至可以指導他們興修水利。”
高藥師有些不太理解。
“農技和書籍,不是金人自己提出的條件嗎,社首為何?”
徐澤對一旁陪坐的吳用道:“學究,你給藥師解釋一下。”
吳用道:“北部地區苦寒,多河網沼澤,土地開發嚴重不足,以農耕為主的漢人難以立足,女直人若是真願意種田養地,是大件好事。”
“等地養肥了,日後,我們收復北疆,移民至此,要少費很多周折。”
“而且,女直人改了耕種,少經漁獵,與漢人生活習慣相近,才更容易同化。”
高藥師張大了嘴,好半天才回過神來。
身為遼地漢人,高藥師還比較缺乏先進文明對落後文明降維打擊的系統性、複雜性和全方位性的深刻認識。
不僅是農技,書籍也是一樣。
在文化輸出上,大宋其實做得很好。
眾多經過篩選的“外教版”儒學典籍,就是這個時代最犀利的同化武器。
徐澤補充道:“中間的分寸你靈活把握,金國不缺高瞻遠矚的智者,肯定能看到其中的危害,利益得失讓他們自己選。”
“也不用糾結疆界劃定,以實際控制區為準就行,金人這次吃了這麼大的虧,絕不會善罷甘休的。”
“我還兼著鎮國軍節度使,以後同樣需要這個理由用兵遼陽府,更不可能放棄出兵主動權。”
“保州也不用刻意提,他們巴不得我們向保州增兵。”
見社首把這次出使任務說得如此輕鬆,高藥師心中有些犯嘀咕,臉上卻不敢表現出來。
“屬下明白!”
好在,這麼重大的談判,不可能一次就成功。
肯定要多跑幾趟,等自己到遼陽府先摸摸金人的底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