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行人(第2/2頁)
章節報錯
收到旗語後,時荼丹就立即指揮船隊展開各種戰術動作,不敢有絲毫的馬虎。
另一邊,已經上岸的高藥師雖然嘴上說的豪邁,心裡多少還是有些忐忑。
這已經是他第三次擔負任務了。
第一次是鎮海府接霞底奚部,第二次是前幾日到復州聯絡互保之事。
這兩次出行任務雖然不同,但彼時鎮海府和復州都在遼國的官府管控下,屬於“守序”的友鄰陣營。
而且,鎮海府河復州兩地,都是受到賊人嚴重威脅,迫切需要支援的情況下,對自己禮遇有加。,
但此時的穆州,還在賊軍手裡,萬一有個三長兩短,可是隻能憑自己一條三寸不爛之舌了。
離城還有幾十步時,剛收百姓入城匆忙關閉的城門又突然開啟,嚇了高藥師一跳。
城中跑出三人——沒有攜帶兵刃和繩索,高藥師安心了。
帶頭之人見著持節而來的高藥師,行禮道:
“下官保和軍刺史普察奴見過貴使!”
相比大宋,遼國讀書人少很多,各地都缺乏精於管理的人才。
女直和渤海人佔領城池後,除遷走部分居民以作生口這點有所不同,對待抵抗不強烈的官員上都差不多,一般都不會隨意殺害。
只是,高藥師沒想到面前穿著破皮襖的中年人竟是朝廷任命的刺史,趕忙還禮。
“刺史為何沒穿官服。”
普察奴一臉尷尬,道:“下官,下官的官服被賊軍搶走了。”
穆州經歷吳撞天“借兵”之事後,城中守備力量本就薄弱,同舟社水營有接連來耀武。
賊人首領擔心被堵在城裡,藉口遼陽府兵情緊急,狠狠地搜刮了一筆錢財,昨日便帶人跑路了。
聽了普察奴的講述,高藥師也鬆了一口氣。
“下官乃是同舟社行人司行人高藥師,受社首之命,來穆州聯絡東京道南部各州府互保事宜。”
“啊!高行人請。”
“同舟社”“行人司”一連串的奇怪名稱把普察奴繞懵了。
他卻不敢細問,遼東早就亂了,有兵就是草頭王。
像海面上這支船隊,船大人多,這麼雄壯,不上岸殺人,還派信使來,簡直就是“仁王”,還能問啥?
進了城,一副破敗模樣,就連官衙的門把手也沒了,只留下幾個小洞。
普察奴見高藥師盯著門把手留下的洞看,尷尬解釋道:“賊人臨走時,把值錢的東西都搶走了,這門把手是銅質的,也被他們撬走。”
高藥師急問:“刺史的印綬還在不在?”
“也被搶走——”
普察奴見高藥師面色變得有些難看,趕忙補充道:“但下官的私印,私印還在。”
見穆州上下這副悽慘模樣,高藥師沒了繼續盤問的心思,從懷中取出一本,交於普察奴。
“這是副本,刺史先看看,若是沒有意見的話,待會下官再命人送來正本用印。”
普察奴飛快看完協議副本,上面已有安覆軍、向義軍、鎮海府和懷德軍的四地官府大印,說明四地皆在這個“同舟社”掌控之中,其實力非同小可。
穆州如今殘破不堪,靠農縣自身有限的力量,防範女直人或遼陽府的渤海叛軍想都別想。
但遼東不僅有叛軍,還有各種山賊土匪和潰軍,若是沒有外力保護,城中官民的人身都難以保全。
遼陽的賊軍已經遭遇官軍壓制,自身難保,穆州沒有多少油水,多半也不願回來了。
是以,這份協議對穆州很有利。
普察奴心中已經有了計較。
“穆州願意加入互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