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大勢(第2/2頁)
章節報錯
古有田單一城復國的傳奇,前朝安史之亂亂成哪樣,也能平定下來。
女直人如今鬧的動靜雖大,卻只是困於東京道以北。
遼國的形勢雖然困難,但只要理順了國內,再收復東京道不是有可能,而是極有可能。
如果不知道“歷史大勢”,誰能想到遼國如此不堪一擊,一敗再敗,一直敗到國滅?
不對,期間還是大勝過一戰的,只是對手是大宋。
但這點,不能講,也沒必要講。
徐澤是不相信所謂的“歷史大勢”的,他更相信歷史的變遷源於各種力量對比的不斷轉化,其中也包括同舟社的力量——萬事還是要靠自己。
趙遹繼續道:“二是遼國朝廷這道聖旨明發天下,會不會擴散到大宋,導致朝廷的干預?”
以大宋低效到令人髮指的情報收集體系,肯定是不用擔心的。
怕就怕在民間自發的資訊擴散,包括同舟社內部輪戰過程中的洩密問題。
自從同舟社取得遼國蘇州後,情報處防奸司的壓力就大了不少,孫石已經兩次要求增加人手了。
這是沒辦法的事,除了加強教育和聯防外,
專職專司,嚴防死守必不可少,備用的方案也必須有。
期待別人成為聾子和傻子的人,只會讓自己最終變成聾子和傻子。
徐澤道:“正好,吳參軍這些時日針對攻略保州,擬定了一個方案。”
“雖然因為這道聖旨,部分內容需得重新調整,但總體的應對方向沒錯,正好請長史一起修訂完善。”
密級如此高的方案當然不可能隨意擺放,防洩密措施自不用說。
待取來方案,趙遹看後,驚訝不已,看向吳用的眼神已經多了幾分欽佩。
“社首,我認為此方案大體不用再變,只有幾點需要根據變化的實際進行調整……”
當日,徐澤、趙遹和吳用三人反覆推敲方案,至很晚才回。
次日,趙遹又想到一些細節,再找徐澤彙報。
“冠平,這些時日在遼東可還習慣?”
送走趙遹後,徐澤命楊喜找來在鎮海府熟悉政務的辛映安。
“回社首,一切都很好。”
辛映安比徐澤小半歲,未經風雨的臉上仍有些許稚氣,但做事卻是很認真。
“你是汐孃的兄長,註定了無法透過科舉入仕,施展平生抱負,可有想法?”
辛映安本就白淨的臉瞬間沒了血色,驚道:“社首,映安只是中人之姿,即便透過州學,進了國子監,也難入上舍,如何敢有怨望?”
“得社首關照,映安才能有接觸庶務的機會,方知道以往十餘載寒窗苦讀難及一朝實務。”
徐澤真的只是問“想法”而已,並沒有嚇唬他辛映安的意思。
這便宜大舅子的性格要比他爹強,卻又有些不及其妹辛靈汐。
“你這想法不對,讀書若無用,我又何苦在各地大辦書院、夜校?”
辛映安忐忑應道:“屬下知錯了。”
畢竟還是以往的相互交流的時間太少。
“今日請你來,有一事想託付於你,過來。”
徐澤拉開牆上的帷幕,露出遼東地圖。
“此處是保州……,你可敢接下此任?”
辛映安艱難的嚥下口水,道:“屬下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