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離卜想起來之前,徐澤那句輕飄飄的“隨便怎樣講都行”,豁出去了。

“是同舟社的軍隊。”

“同舟社?”

耶律延禧滿頭霧水,“同舟社”是個什麼鬼東西?

一旁的耶律大石卻是心中激起千層浪。

當年看到同舟商社徐澤時,他就覺得此人非同一般,必然是要歷史留名的人物。

沒想到才三年時間,其人竟然已經敢趁著遼國的內亂,染指東南大地了!

“陛下,臣有點印象。”

蕭奉先適時站了出來,道:“這個同舟社似乎還和大石林牙有關?”

“究竟怎麼回事!”

耶律延禧本就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被蕭奉先的啞謎搞得很有些煩躁。

“陛下,此事確實和臣有些關係。”

耶律大石道:“三年前,臣遊歷燕京城……”

“宋人?南朝也要不顧兄弟之盟,趁火打劫嗎?!”

聽完耶律大石的講解,大遼皇帝異常震驚,只覺手腳冰涼。

女直人也好,渤海人也罷,包括耶律章奴之輩,都不過是大遼境內的反叛而已。

大遼幅員萬里,常備雄兵二十餘萬,可徵召兵馬數倍之。

哪怕是一敗再敗,只要挺過了眼前的困境,照樣可以重新收拾舊河山。

但若是宋人也跟著入局,趁火打劫,那大遼還能撐過眼前嗎?

“陛下!”

“陛下!”

蕭奉先和耶律大石見皇帝失態,同時出言提醒道。

大石看了蕭奉先一樣,示意他說。

“同舟社雖然源於南面,卻未必代表南朝,還是先聽下蒲離卜怎麼說吧?”

“嗯,說吧。”

耶律延禧頹然坐下,抓著座椅扶手的手抑制不住的顫抖。

蒲離卜一路上早就想好了無數種可能的情況,此時再看皇帝和兩位近臣的表現,心中已經有了決斷。

“陛下,同舟社雖是宋人居多,但與南朝的差異很大,他們……”

聽完蒲離卜的描述,耶律延禧心中越發迷糊。

看了看蕭奉先和耶律大石,二人皆欲言又止,只是目視蒲離卜。

耶律延禧終於反應過來,對帳外宮衛道:“把蒲離卜帶下去,好生看管。”

“說吧,你們究竟打的什麼啞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