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入戲(第2/3頁)
章節報錯
從未見識過這種藝術形式的順化城百姓頓時靜了下來,全神聆聽。
即便再沒有藝術細胞的人,也能在這一瞬間感受到自己心靈的放鬆和愉悅。
“太陽出來紅似火哎,曬得阿妹無處躲哇……”
另一半幕布也被慢慢拉開,一個英武的渤海“少年郎”登場,牽著一頭小號竹篾編織的蒙布假牛走了出來。
原本的設計是要牽真牛的,但舞臺太小,實在展不開,只得作罷。
男演員是一個之罘書院在軍中實習的學生,窮人家的孩子沒有“入學年齡”一說,這個少年已經十八歲,比楊喜要大三歲。
樂和組建演出隊後,就將自己的位置擺的很正。
有他可以客串的角色才登場,一般都是按角色分配演員,自己則負責協調指揮。
前番在賊軍攻城戰中受了重傷,被同舟社醫官搶回性命的韓惟信和馬和尚二人,傷勢基本穩定,已經接回了順化城繼續養傷。
韓惟信由自己的父親韓觀陪著在前面看戲。
馬和尚是個孤兒,平日裡和王罕走的很近,今天也在他的陪同下來看戲。
只是傷勢沒有痊癒,還不能久站,只能坐著著聽。
馬和尚扯了扯已經看呆了的王罕。
“罕哥兒,那臺上唱曲的女子長的咋樣,好看不?”
“好看!嘿嘿,賊好看!”
王罕頭也不回地應道。
“那你快扶俺起來也瞅一眼唄——”
王罕扶馬和尚起身時,男女演員正在眉目傳情。
“俺的個乖乖,罕哥兒,等俺傷好了,也要學唱曲,肯定能比那傢伙唱得好!”
“嘿嘿!俺也是!”
第一幕結束。
短暫的過場休息時間,臺下已經議論開了。
很多不再年輕的老人們也在一句“想當年——”後,彼此露出會心一笑。
在這一刻,眾人彷彿忘記了遼國持續的動亂,回到了充滿幻想的少年時期。
很快,第二幕開始。
過場的奚琴音變得緊張起來。
男、女演員已經退場。
“那裡有頭牛誒,遼陽府的牛都被兄弟們吃光了,好些時日沒有開葷,今日有口福啦!”
“哈哈哈,好,俺高永昌就喜歡吃牛肉,快給老子牽回去!”
鑑於遼東敵友不斷轉化的複雜形勢,也為了避免引發過度的民族仇恨,徐澤要求的“強化同舟社,淡化敵人”。
但樂和在編寫後續劇本時,參考了部分百姓和士卒的意見,覺得有必要樹一個有名有姓的“壞人”來做靶子,這樣更能調動觀眾的情緒。
高永昌便“有幸”當了一回反派。
可憎的面貌,囂張的動作,猖狂的臺詞。
三個賊兵剛剛登場,就勾起了觀眾們的不好回憶,瞬間回到動亂的現實。
臺下人聲迅速變的嘈雜起來。
有人大罵賊兵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