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知行(第2/2頁)
章節報錯
凌振道:“社首,鐵範鑄炮效率確實高,但厚質兄和我研究後,發現了不少問題。”
“鐵範鑄炮,鐵水的冷卻速度更快,鑄鐵白口化加深,會變得更脆,鑄出來的炮就更容易炸膛。”
“要保證鐵範鑄造的炮安全可用,就必須更厚更笨重,使用壽命還短,用這個辦法鑄岸防炮還勉強,築造野戰炮就太不好用了!”
趁徐澤沒注意,湯隆趕緊擦汗。
這小凌可真是個直腸子,說話完全不過腦子,自己都要斟酌語言,他還真“照直說”,不知道這些話是在打社首的臉啊。
徐澤哪能在意這些細節,追問道:“這麼說來,還得改用泥範鑄炮了?”
凌振一本正經地答道:“泥範鑄炮更不可取,一次性,規格難統一,耗時久、成本高,冷卻時間不均勻,氣孔多,廢炮率會更高,而且——”
湯隆見徐澤的臉色有些難看了,趕緊上前,用手指捅了捅凌振。
“說重點!直接講砂範鑄炮。”
徐澤面色難看,和凌振說話直倒是沒關係。
之前一直以為鑄造的炮容易炸膛,是因為礦石品位低造成的。
好不容易找到了合適的鐵礦,才知道最重要的原因出在自以為十拿九穩的“鐵範鑄炮法”上。
穿越真特麼坑人啊!
其實,這只是徐澤要求高,凌振等人也較真的緣故。
“鐵範鑄炮法”能歷史留名,自然有其可行性,相較於泥範鑄炮確實是非常大的進步,對初期的火炮來說,也完全夠用了。
炸膛率並沒有那麼可怕,這又不是後世,動輒便是不停的火炮速射。
古代戰爭都是密集陣型,火炮連轟十餘輪,對面都不崩潰,那還是人嗎?
凌振道:“砂範鑄炮需要先鑄出剖開的鐵炮模型,然後填滿砂子,開箱取出模樣以後砂子形成鑄模。”
“鑄模只能一次使用,工藝比泥範要簡單,比鐵範要複雜,但只要準備好了鐵炮模型,就可以快速造模。”
“而且此法直接鑄造整個炮身,質地均勻,散熱效能良好,可以大大提高大炮的發射速度。”
徐澤聽出了其中的疑點,道:“鑄造出來的炮是實心的還是空心的?”
凌振答道:“空心,但為了保證大炮的效能,最好要留一部分炮膛慢慢打磨光滑。”
鑽炮膛又是一個非常耗時且複雜的工藝過程,這已經有些超越徐澤常識水平了。
軍工大事,關係重大,不懂就問。
“用什麼鑽炮膛?”
“可以用水力鑽床,為了保持力道均勻,最好在河道上築壩再開引水渠,控制流速流量,基本就能控制鑽床的功率。”
凌振講到專業知識時,充滿自信,完全看不出平日的靦腆模樣。
要建水力鑽床,就只能選在鎮海府的莊河邊。
只是打磨炮膛的話,劃一片軍事禁區,在房子內安裝水力鑽床,倒是不擔心有洩密的風險。
徐澤仍有疑惑,此時可沒有各類硬度極高的合金鋼。
“鑽頭用什麼做?”
凌振心中有數,道:“就用鐵芯,加合著水的細沙慢慢旋磨,耗損有些大,但效能要可靠很多,我們在海東實驗過,完全可行。”
聽了凌振的介紹,徐澤心中基本有數,知行合一,果然要做了才知道。
人才也很重要,要是沒有陳淳和凌振二人琢磨這些,靠自己的瞎“指導”,指不定要走多少彎路。
看著信心滿滿的凌振,徐澤鼓勵道:“好好做,這個時代將因你們而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