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徐澤對裴宣寄予厚望,但同舟社早已經過了初期起家的階段,用人不能太任性。

審查、考驗、能力鑑定等,該走的程式必須走到。

朱武答道:“很不錯,責任心很強,針對巡視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不少改進建議,屬下讓他進一步加深瞭解後,再匯總報上來。”

徐澤點點頭,道:“好!另外,外派遼國蘇州的勸農官短期內不可能返回,其家中要照顧到,補助標準也要適當提高。”

“下步隨著我們在遼國的地盤擴張,還要外派多批人員,所需協調的人員、農具、種子和資金等,要拿出具體方案,後天未時前交我稽核。”

朱武不敢真等到後天方案,想著晚上就加班,明天提前做出來。

“屬下明白!”

徐澤看向褚青,問:“糧食採購有沒有什麼困難?”

褚青答道:“價格還好,花石綱佔用了大量漕船和航道,江南的糧食這兩年一直在降價,錢的方面不愁。”

“最大的問題是海運的時間和海浪風險,短時間內很難運送大量糧食。”

同舟社控制區域內,目前實際不缺糧食,還略有結餘。

購買的糧食主要是用於備戰,特別是遼國新佔領地盤,農業基礎太薄弱了。

遼民可以維持半飢半飽不死就行的狀態,徐澤要招兵、要訓練、要打仗、要體現新官府的優越性,就不能不讓人吃飽。

在遼蘇州糧食大幅增產之前,只能靠購來的糧食補充。

而且,眼光還不能只看在蘇州,隨著形勢變化,可能還要擴充地盤。

徐澤思考片刻,道:“聯絡一些大海商,給他們看看我們的玻璃和白糖樣品,願意為同舟社運糧食來之罘港的,除了照價給付外,還按照其運到糧食的多少,分給未來海東郡兩項特產的配額。”

白糖和玻璃是暴利產業,受限於產量和海東郡實力,暫時只銷售高麗和日本,免得一些人起了貪念強取豪奪。

拿下安覆軍以後,同舟社的海軍力量已經初步成型,不再怕任何海商搞事。

只待海東的產量上來,就能投放國內市場了。

褚青稍一思考,就明白了徐澤這套辦法的精妙。

只是,他對徐澤的崇拜早到了骨子裡,覺得社首想出什麼點子都很正常,沒有太望心裡去。

直到很多年以後,繼承家業的褚垠才發現,自己的父親錯過了為這項劃時代改革措施命名的機會。

把白糖和玻璃銷售的配額換成熟悉的鹽引,再把之罘灣換成山高路遠的邊境,這就是後世有名的“開中法”。

糧食運輸的問題解決了,褚青又擔心安全問題來。

畢竟糧食是戰略物資,同舟社又有軍隊,又囤積海量的糧食,想幹啥?

“社首,這麼多糧食運抵之罘灣,會不會引起朝廷的關注,招來禍患?”

徐澤不甚在意,道:“朝廷對之罘灣的關注已經夠多了,不在乎多這一點,而且這些海商只要不傻,為了多佔玻璃和白糖的配額,也會盡力封鎖這些訊息。”

褚青終於放下心來,點頭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