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善後(第1/2頁)
章節報錯
殺人不是目的,徐澤也非嗜殺之人。
李逵、羅二受了鞭刑後,緊接著帶上臺的,是五十餘本城百姓。
臺下又一陣騷亂,不少人從中看到了夜裡“失蹤”的親人,但看著高臺角落的一堆人頭,只能忍著淚默默等待徐澤裁決。
徐澤道:“這些是昨夜趁火打劫罪責較輕的部分人,其餘行兇及頑抗者已被就地格殺。若有行兇未被當場發現者,苦主可上來指認。”
未等多久,一個老婦人爬上了臺子,揪住一個人又打又罵——指認此人昨晚為奪錢財殺了自己的兒子。
徐澤又詢問了老婦人的街坊,有兩人作證確有此事。
行兇之人是個孤身的潑皮,並無家屬,確認無誤後,徐澤大手一揮,直接砍了。
又等了一會,再沒有人指認其餘人。
徐澤道:“遼國內亂,民不聊生,我同舟社官兵接受蒲離卜節度使邀請,專為定國平亂而來,接管蘇州只為懲兇除惡,並非為了殺戮,臺上之人若有家屬,可上來相見登記。”
沉默了一小會,終於有人親情戰勝了恐懼,提心吊膽地上臺確認自己的親人,哪怕是臺上的親人即將被砍頭,說句話總是好的。
有人開了頭,見並無禍事,其餘人也逐一上臺與親人相見。
徐澤等眾人相見並登記完畢,道:“本將願與蘇州百姓共休息,發落你們這些作亂過的親人築城修路以償罪責,你們可願相信本將,立即各安其事,恢復城內正常秩序?”
誰不想過安定的日子?
先是幾個犯事人的家屬跪下稱謝,接著其餘人也跟著跪下,口稱:“謝將軍老爺寬仁!”
待眾人起身,徐澤接著道:“來蘇城池破損,城內臟亂,本將有意整頓,願務工者,今日午時可來官衙前登記,每日憑工量領取若干錢糧,諸位回家後,請相互轉告。”
臺下再次傳來謝聲一片。
徐澤拱手道:“天氣嚴寒,本將就不留諸位鄉親了,請回吧!”
蘇州的治理水平很低,即使州治來蘇縣城也髒得幾乎沒法下腳,整個城市一股子怪味,天熱後搞不好就會傳播疾病,徐澤怎能容許自己的治下是這種管理水平?
更關鍵的是城內家庭貧困無積蓄者,以及昨夜遭災生活無著者不少,徐澤不可能白養這些人,但也不能放任不管。
正好趁著天寒,組織這些人進行城內民生建設。
這是一舉多得的事。
一則,以工代賑,給生活無著者以活路,每日的錢糧雖少,卻能保證參與者活命的前提下,再救濟一人。
多了也不行,待遇太好,家有餘產者也會來搶活幹。
二則,透過工薪關係,建立新官府與百姓之間的初步互信,好比商鞅變法的“徒木立信”。
畢竟,身為侵略者,指望幾句話就獲得百信的認可是不可能的。
三則,美化城市環境,改善民生,既能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收買人心,也能透過明顯的城市面貌變化提升新官府形象。
四則,透過強制改變居民隨地大小便、亂倒垃圾等“小事”,潛移默化地培養百姓對新官府指令的服從。
召集而來的各戶代表各自返回,被徐澤“接來”的大戶和各傢俬兵卻不敢走。
徐澤對大戶們道:“諸位,我同舟社治下,管理模式不比遼國,不允許有私兵家奴,本官願意出錢為這些私兵贖身,還他們自由民的身份,不知你等意下如何?”
昨晚剛剛遭受屠戮的大戶誰能這麼不長眼,敢要徐澤這錢?
高藥師道:“同舟社定能保住蘇州太平,小人若還不知好歹,妄圖保留私兵,豈不是居心不良?”
“將軍為遼國安靖出力,保我等平安,理應小人們竭力支援,出糧勞軍,怎可還要將軍破費?”
再鐵的頭,在昨晚的屠殺中也被砍沒了。